【資料圖】
《灣區全媒學堂》2023年度第二堂“非遺一課”開課。
大洋網訊 4月4日,廣州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灣區全媒學堂》2023年度第二堂“非遺一課”開課了。課堂上,來自穗港姊妹學校——廣州市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和香港福建中學附屬學校的學生隔空互動,共同探尋醒獅和龍舟背后的故事,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技藝,加深對廣府文化的認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灣區全媒學堂》是廣州廣播電視臺聯合香港電臺策劃的特別節目,引領學生清晰認知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深刻了解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香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節目自去年10月正式落地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圈層傳播。據統計,每期節目視頻的平均網絡瀏覽量超620萬人次,通過大屏端覆蓋境內外受眾平均約8600萬。未來,節目首創的“網絡+媒體+課堂”互動模式會持續推進,有望發展成為內地與香港超2100對姊妹學校的常態化教學和文化交流機制。
常態化資訊欄目促進大灣區“軟聯通”
追溯《灣區全媒學堂》的成功,繞不開兩臺聯合制作的《灣區全媒睇》“破局”。2021年9月30日,大灣區資訊欄目《灣區全媒睇》在香港電臺主電視頻道31臺開播。該欄目一開始便在“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上下功夫,創新采用香港電臺-廣州臺雙主持形式,每期時長30分鐘,常設《南北快閃》《灣區新里程》《鳥瞰神州》三大版塊。內容立足灣區、放眼全國,題材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神文明建設等,尤其展現大灣區的新風新貌,聚焦大灣區涌現的先進典型,反映大灣區青年一代的追夢征程。因為出色的傳播效果,欄目入選首批香港中小學國民教育電視節目教材,廣州廣播電視臺也由此架起促進大灣區“軟聯通”的新的文化橋梁。
上述兩檔節目之外,《中國城市報道》關注民生,帶領觀眾感知生活溫度。節目2020年3月在中國澳門資訊頻道整版落地、常態化播出,其后又陸續在新西蘭、加拿大、美國的華語電視頻道常態化播出。
除了常態化的資訊欄目,近年來,廣州廣播電視臺還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紀錄電影《鐵路彎彎》策劃方案入選廣電總局“十四五”重點選題規劃,以廣九鐵路上穗港兩地人物故事展現灣區筑巢引鳳新“引力”,計劃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之際推出;自然生態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植物園的力量》聚焦城市濕地公園和華南國家植物園;圍繞廣州兩處先秦時期遺址的搶救性發掘工作,紀錄片《尋跡羊城》即將推出……
廣州廣播電視臺有關負責人表示,短短幾年內,電視臺在國際傳播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是做到了依托自身特殊優勢、匯聚更多資源力量、架設文化溝通橋梁。接下來,電視臺將繼續聚力“造船出海”,在畫好中華民族“同心圓”、做大愛國愛港愛澳“朋友圈”上下功夫,與海外華人媒體機構共享優勢資源,為推動中國故事在海外當地的本土化傳播打好基礎,發揮好“成風化人、凝心聚力、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作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p>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