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鑫電氣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使用數控打孔機為鋼板打孔。(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韜 攝)
“歸巢”系列報道④
電氣柜里的“藏富于民之夢”
(資料圖)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鐿慧子
4月4日一早,暴雨初歇,天氣仍然有些寒冷,但位于雨湖區北二環的湖南武鑫電氣有限公司生產廠房里卻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忙著板材切割、打孔、折彎、裝配、打包、裝車,一派忙碌的景象。
武鑫電氣是一家專業致力于高低壓成套設備、柜體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新型高科技企業。“今年的訂單量不錯,年產值突破1500萬沒問題!”干練、篤定,這是公司執行董事張新燦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堅定走下去,才有未來”
張新燦是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人,畢業于湖南工程學院電氣專業。2001年,24歲的他前往浙江溫州務工,先后在當地多家知名電氣公司擔任技術員、工程師、技術部經理,在配電柜制造這一行業的技術部門持續工作了14年;2015年開始,又從事配電柜銷售工作。
“現在回頭來看看,我在這個行業干了20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對于制造業來說,選擇一條路,堅定走下去,才有未來。”張新燦在這個行業奮斗多年,建立了不少人脈關系,對企業的發展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家里人都在湘潭,我的根也在湘潭,總想著要找機會回家。”雖然常年在外,但張新燦一直很關注家鄉的變化發展。他注意到,溫州民營企業數量相當多,湘潭則相對較少,“當時有一個想法,如果能在家鄉創辦一個企業,就可以解決一群員工的工資,可以保證一批家庭的生活,比自己在外拿幾十萬一年的工資意義更大。”2018年,思鄉心切的他回到湘潭,與另外兩人合伙創辦了一家配電柜企業。但因為與合伙人經營理念不一致,公司最終轉讓。
2021年,初次創業失敗的張新燦再次前往溫州。“這次,我進了當地一家大型電氣企業學習技術和經營管理,因為我仍然還有回湘潭創業的執念。”2022年初,不斷學習提升的張新燦得知,湘潭正大力支持夜市經濟,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湘商回歸和中小型民營發展的政策。
感到時機成熟,他再次返回家鄉和弟弟合伙創業,投資300多萬元,用短短4個月的時間就租好了廠房,辦好了經營證照,買齊各種數控設備,聘用了本地合適的員工,熱熱鬧鬧地辦起了湖南武鑫電氣有限公司。
憑借張新燦的技術優勢和銷售經驗,他的公司在去年8月投產,雖然暫時只有一條生產線,但每個月的銷售額都達到了百萬元,客戶以長株潭地區為主。
“只要方向對了,什么都對了”
“同臺賽武,合作共鑫。”在湖南武鑫電氣有限公司廠房的正中間,紅色宣傳標語十分醒目。
“我們是技術型企業,要保持競賽精神,不斷創新,做優服務,最終實現員工、關聯企業、客戶合作共贏。”張新燦堅定地說,這是46歲的他給未來定的方向,在他看來,只要方向對了,什么都對了。
基于這些理念,張新燦十分重視技術革新。在公司1500余平方的廠房中,除了各類板材外,最惹人注目的便是各種國內先進的數控剪、沖、折、焊和專利型材機。“我們的設備基本都是數控設備,這樣更有利于依據客戶的需求,編程改進柜體。”與此同時,員工的技術培訓提升也變得十分關鍵。作為企業技術“一把手”,張新燦總是會親自領頭開展技術攻關,給員工培訓。
目前,湖南武鑫電氣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已占到了全司職工的40%。短短半年,公司就主動適應市場和客戶需求,對3個系列抽屜柜進行了升級改進。正是張新燦對技術的重視,讓企業訂單仍源源不斷。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企業投產的第5個月銷售額就達到了125萬元。
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張新燦還是遇到了一波現金流危機。人社部門獲悉后,立即帶著銀行送來了一筆80萬元的創業貸款,解了公司運營的燃眉之急。
“在上級部門、銀行的支持下,我們湖南武鑫電氣能正常運轉,接下來可取得突破式的發展。”企業昂揚的發展勢頭,讓張新燦底氣更足。今年他們與湘潭電力設備集團、國奧電氣等多家上、下游企業達成了合作,形成了良性的產業鏈延伸發展。同時,銷售覆蓋面也從長株潭范圍進一步擴展到岳陽、邵陽、益陽等省內多個城市。
“小地方也能做出好企業!”張新燦說,“如果有更多在外人員回鄉創業,就能帶動更多的人就業,這些企業更能實現‘藏富于民’,進一步帶動湘潭的發展。”在機器“噠噠”的背景聲中,張新燦的話讓人格外熱血沸騰。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