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如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綠色低碳美麗城市?4月4日,《廣州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22-2030 年)》(修編征求意見稿)(下稱《規劃》)在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上公示并征求公眾意見。
該《規劃》是指導廣州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戰略性規劃,是引導廣州市進一步優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其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全面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實現,與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環境品質全面實現,人居生態環境更加美好,美麗廣州更有魅力。
(資料圖片)
提出三階段目標 24項生態環境指標
《規劃》提出三階段目標:
到2025年,環境空間管控格局進一步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環境品質得到顯著提升??諝赓|量持續改善,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持續達標,實現河湖“長制久清”。
到2030年,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環境空間格局構建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環境品質力爭達到國際發達城市水平。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取得顯著成效,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全面達標,水生態系統健康穩定。
展望2035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全面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實現,與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環境品質全面實現,人居生態環境更加美好,美麗廣州更有魅力。
《規劃》確定生態宜居、綠色低碳、環境優美、均等共享四個方面24項生態環境指標。
劃分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戰略區域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根據自然條件基礎、環境功能特征、環境保護戰略對策的區域差異,將廣州市域劃分為三大戰略區,并明確了三大戰略區域的生態總體戰略和重點功能。
北部山水生態環境功能維護區。主要包括從化區、增城區、花都區、白云區二環高速以北地區,黃埔區龍湖街道、九佛街道、新龍鎮。該區域總體戰略為生態優先,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實施保護為主、科學開發的調控策略,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文化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研發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做優做強生態功能、綠色經濟、科創經濟。
中部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區。為廣州市中心城區,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全域,白云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除龍湖街道、九佛街道、新龍鎮以外地區。該區域總體戰略為堅持優化發展,優化中心功能,增強老城區活力。重點發展現代商貿、金融保險、文化創意、醫療健康、商務與科技信息和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原則上不再布局傳統工業,改善人口產業過度集聚狀況。
南部濱海生態保育調節區。包括番禺和南沙地區。根據自然環境和保護戰略的差異,分為珠江口番禺濱海生態保護調節區和珠江口南沙濱海生態保育調節區。該區域總體戰略為高效科學、綠色可持續發展。實施保育生態、重點開發策略,承接中心城區人口和產業疏散,高品質建設南沙新區。突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高端定位,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總部經濟、特色金融、航運物流、國際貿易等產業,推動電力、熱力、冶煉等工業產業升級。
全力減輕臭氧污染 珠江廣州河段穩定達到Ⅲ類
大氣環境治理方面,《規劃》提出的總體戰略是: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全力減輕臭氧污染,協同防控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深化治理重點行業,精細化治理移動源和面源,持續提升環境空氣質量。
具體措施方面,將深入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燃煤、燃成型生物質、燃油鍋爐等各類鍋爐、爐窯按照要求安裝污染物在線監控設施并聯網。重點推進石油及化工、汽車及配件噴涂、造船和集裝箱等工業涂裝、化學品制造業、包裝印刷、油漆和涂料、家具制造和制鞋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嚴控新增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加快低排放標準機動車更新淘汰。聯動周邊城市,減少過境車輛排氣污染。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加強車輛購置、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繼續加大新增公交車、公務車、環衛車、出租車中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車輛比例,提高配套充電樁建設密度,擴大分布范圍。
水環境治理的總體戰略則是:以水質穩定達標、持續改善為核心,持續推進水體環境屬性分類管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推進污染水體治理,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建設“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麗河湖,繪就“千里長卷、最美廣州”碧道畫卷。到 2025 年,重點區域一級支流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推動廣佛跨界水體斷面全面達標。到2030年,全市重點區域一級、二級支流水質基本消除劣Ⅴ類,跨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 100%,力爭珠江廣州河段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全面達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