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診時,遠道而來的患者胡先生為求安心,塞給醫生李炳根一個鼓鼓的信封,為了讓患者放心安心治療,幾次婉拒無果,李炳根醫生只好暫時“收下”,又安排同事將這筆“診金”轉存入患者的住院押金,經收費處查點足有2萬元……這是近日發生在位于廣州番禺區的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何賢紀念醫院的一幕場景。看到押金單那一刻,胡先生有些百感交集,“這次從四川大老遠跑來廣州看病,找對了醫生!”
患者跨越千里慕名來就診
(資料圖片)
胡先生家住成都,現年53歲。在他50歲之前,偶然發現右側腹股溝區經常有包塊鼓出,后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右側腹股溝斜疝,隨后住院行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TAPP)。
據胡先生回憶,當時術后醒來感覺到腹股溝區劇烈的疼痛,要注射止痛針才能扛得住,到術后第3天出院時都不能下地走路,是家人用輪椅推著他回家的。在往后恢復的日子里,胡先生仍然感覺到右側腹股溝區持續慢性的疼痛,疼痛評分達到4-5分,這對其日常生活產生明顯的影響。之后胡先生輾轉川內多家醫院,嘗試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局部封閉注射,射頻消融等等,均收效甚微。后來,他知道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何賢紀念醫院外科的李炳根主任在疝外科領域是被廣泛認可的專家,也是為數不多的在疝手術后慢性疼痛的外科治療方面有造詣的專家。于是,胡先生慕名南下廣州,找到了李炳根醫生。
醫生暫存患者的診金
2月28日,胡先生來到李炳根醫生的診室就診,李炳根耐心地了解患者的情況,給出了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結束門診時,站起來準備離開的胡先生突然塞來一個鼓鼓的信封,說是給醫生的診金。
面對此景,幾經婉拒未果,李炳根當即決定先幫助患者暫時保管幾天信封里的“診金”,“患者為了看病折騰了很久,大老遠跑來,可能覺得人生地不熟擔心醫生不夠盡心。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讓患者盡可能輕松完成手術,我就先暫時保管幾天。”
李炳根介紹,詳細檢查和了解胡先生的病情后,科室組織了院內的多學科討論,包括麻醉疼痛科,臨床精神專科,醫學超聲影像科,病理科,還有疝和腹壁外科都一同參與討論和制定治療方案。準備充分后,為胡先生實施了微創手術,手術將原來皺縮的補片清除,同時將周圍受影響的神經一并切除。
3月3日,患者胡先生如期完成了手術。手術次日查房,胡先生已經能自行下床散步,并且能正常飲食。胡先生說:“非常神奇,上次手術醒來痛得我嗷嗷叫;這次醒來居然沒怎么感覺到疼痛。”
手術后第3天,查房醫生送來一張押金收據。“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職責,診金替您繳納了住院押金,這是押金單請收好!”
原來,胡先生辦理住院以后,李炳根醫生就將這筆“診金”轉存入患者的住院押金,經收費處查點足有2萬元。押金單交由科室保管,直到手術結束第三天,李醫生才讓同事把押金單交還胡先生。
“醫患關系,應該建立在信任與尊重之上,而不是金錢。”說起紅包轉住院押金的操作方式,李炳根表示,患者的積極配合以及在醫患共同努力下爭取最好治療效果,是醫生最愿意看到的。接下來,胡先生康復過程也非常順利,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但李炳根醫生建議他繼續在廣州多停留一周,主要觀察后續疼痛緩解情況。胡先生爽快地遵從醫囑,并表示,這幾天他正好租個車在周圍轉轉,品嘗一下廣州的美食,“病看好了,心里的包袱終于放下來,有好心情走走轉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