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洋網訊 2月23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關員按照預約查驗申請,來到艾杰旭汽車玻璃(佛山)有限公司對一批進口的增附劑等貨物開展目的地查驗,保障貨物及時投入生產。據了解,該批貨物采用了“審單驗證+口岸檢驗或目的地檢驗”模式通關,與以往進口危化品“口岸批批驗核”模式不同,貨物運抵口岸完成海關審單驗證后,無須存儲在口岸等待查驗,直接運往企業廠區,可縮短2天的通關時間。
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關員對進口增附劑等危化品實施目的地查驗。
危化品即危險化學品,指具有毒害、腐蝕、燃燒、助燃等性質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危化品作為化學工業的重要一環,是石化、醫藥、日化等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近年來,隨著我國化工產業不斷發展,進口危化品的需求量持續增長。
為深化進出口危化品監管改革創新,加強安全生產,今年1月16日,根據海關總署部署要求,廣州海關開展進口危化品檢驗模式改革擴大試點,將進口危化品及其包裝“口岸批批驗核”模式調整為“審單驗證+口岸檢驗或目的地檢驗”模式。改革后,對于泄漏風險低的進口危化品,海關主要在目的地環節實施檢驗,報關單放行后貨物即可提離口岸至生產所在地或倉儲地存放,減少進口危化品在口岸的停留時長,降低安全風險,企業在口岸作業產生的貨物倉儲和調貨成本也隨之減少。
“以往我們進口的危化品主要在廣州白云機場等口岸進行申報和查驗,這次改革后,泄漏風險低的貨物可直接運到企業倉庫等待目的地查驗,不僅減少了貨物在口岸的倉儲成本,而且原材料也可以及時投入生產線。”艾杰旭汽車玻璃(佛山)有限公司廠長王路明表示,新模式下,每標箱進口貨物可節約倉儲費等成本約1000元人民幣。
自廣州海關開展進口危化品檢驗模式改革擴大試點以來,截至2月21日,已有南海三山港、廣州白云機場、番禺蓮花山港、南沙新港口岸參與試點,試點申報進口危化品740票。
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海關將繼續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進一步落實落細危化品進口監管新模式,依托“關長聯系企業”“問題清零”等長效機制,及時全面收集企業意見建議,做好政策宣講、答疑解惑,在確保進口危化品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守法企業高效通關,實現進口危化品“管得住、通得快”。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關悅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