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廣州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進入第三日,調研團實地走訪位于海珠區的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詠聲動漫”)、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下稱“海珠濕地”)等地,探尋海珠區高質量發展的秘密,看廣州如何秀顏值展實力。
文化+科技 打造動漫產業生態圈?
喜羊羊、豬豬俠、熊出沒等動漫IP家喻戶曉,廣東制造的動漫產業一直走在前列。詠聲動漫深耕動漫產業十余年,已成功開發“豬豬俠”“百變校巴”“超學先鋒”等系列知名原創動漫IP。詠聲動漫以原創動漫IP為核心,開發了系列內容衍生產業,衍生產品覆蓋玩具、出版物、兒童休閑食品、主題樂園、舞臺劇等共計12個產業,超百種品類,年零售市值超50億元。
(資料圖片)
《逗逗迪迪之美夢精靈》迪迪模型
企業授權雙向賦能,撬動品牌消費升級。“生態開放是助推動漫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開放IP創制作和產業運營,積極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詠聲動漫副總裁閻冰表示,政府真正了解行業、企業的需求,真正在用有影響力的平臺和政策資源的杠桿幫助企業去撬動市場。同時,企業借助IP孵化體系和資本,賦能原創數字動漫IP的發展,共同促進廣東動漫產業、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動漫制作工作區
在元宇宙應用技術與場景的加速發展中,提速數字動畫工業化水平尤為重要。閻冰介紹,近年來,公司積極布局元宇宙賽道,打造超寫實數字人“西汐”以及數字替身“BEN”,并推出廣州首家元宇宙咖啡館“YMetaCoffee”,拓寬元宇宙應用場景,探索“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
文化+旅游 爭創全國首家4A級景區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海珠湖東北側,地處城市新中軸線南段的中心位置,以“十里紅云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為設計主題,包含公共文化中心、翰墨園、曲藝園、廣府園、廣繡園等多組主題園林建筑打造成富有嶺南生態特色、文化底蘊的城市客廳。
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中心閣五樓俯瞰館區
新館有何變化?如何推動文化館高質量發展?廣州市文化館館長董敏表示,廣州市文化館新館是廣州市重大文化設施和重點民生工程,以“國際一流、國內標桿、灣區核心”為發展目標,承擔著全民藝術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職能,以A級景區標準進行打造,將成為群眾品質文化生活的新空間、嶺南文化傳播展示的新窗口、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地標、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新高地。
“目前,新館爭創全國首家4A級景區中的文化館。結合新館發展進程,將探索聯合海珠湖公園、海珠濕地,積極推動文化+生態+旅游深度融合、品質發展。新館也會積極參與城市文旅項目服務,加強跨行業文旅合作與聯動。”廣州市文化館宣傳與信息部部長黃燕向調研團介紹。
廣彩
廣州牙雕
春節期間,廣州市文化館新館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自2023年1月18日起至2月5日,廣州市文化館新館組織了運行測試,約4.2萬人次群眾通過線上預約方式入館參觀游覽、參與活動。市文化館結合春節與元宵節,組織策劃了公益展覽、培訓、講座、演出、體驗、線上直播等約108場精彩線上、線下惠民活動,獲得廣大群眾的喜愛。”黃燕說道。
未來,新館將充分發揮場館優勢,發揮新館的品牌效應,建設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華南展示基地)和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廣州)協同創新中心,并積極配合廣州國際演藝中心建設,大力促進“人文灣區”發展、文化品牌打造、國際民間演藝交流等工作,打造立足灣區、面向世界的民間文化交流中心。
生態+保護 促進綠色產業穩步發展
調研團來到與文化館園區一水之隔的海珠濕地,這里,水網交織、樹木林立、花香撲鼻……蔥郁生態美景映入眼簾。海珠濕地是全國唯一一個地處超大城市中軸線上的國家濕地公園,它擁有非常稀缺的城央綠色空間。同時還擁有極具嶺南特色的垛基果林生態系統,并保留了傳承千年的高畦深溝傳統農業文化。
百花綻放,吸引游客打卡拍攝
日前,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袁興中教授介紹,十年來,海珠濕地在濕地保護和修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獲得國內外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意味著它站在了一個全新的站點上。
那么如何以國際重要濕地建設為抓手,譜寫廣州林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袁興中教授解釋,“過去幾年,圍繞垛基果林濕地修復,包括標準的制定、技術規程的發布、深入的科學研究,以及在垛基果林濕地的修復重建過程當中,海珠濕地有效將生態保護、利用和自然教育有機結合,并形成一系列創新模式向國內外輸出。”
據了解,海珠區在謀劃帶動周邊地塊綠色經濟發展,環海珠濕地高質量發展帶逐漸形成。未來,海珠濕地將明智利用濕地經濟,持續發揮國際重要濕地生態資源優勢,助力數字生態、會展文旅、高端服務和現代商貿產業聚集。
文/圖:大洋網記者李詩琪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