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春天出發 迎接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陳旭斌:建立老年護理院,完善老年醫養系統-每日速看

2023-02-21 09:36:23    來源:大洋網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口規模擴大,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熱話題,全國人大代表陳旭斌將目光聚焦于此。他建議,通過建立老年護理院來完善老年醫養系統,集疾病預防、治療、護理和臨終關懷為一體,主要針對身患疾病缺人照顧的老年人而設。

國家衛健委對該建議高度關注,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后,對建議內容逐條答復。

答復稱,國家高度重視護理院建設,在廣東等15省份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引導區域內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或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護理站、護理中心等,增加護理院(中心、站)的數量。接下來,國家衛健委將進一步對接老年人多樣化醫療護理服務需求,推動加大護理院(中心、站)建設力度,增加多層次老年醫療護理服務供給。


(資料圖)

全國人大代表陳旭斌

老年護理院兼顧醫院和養老院的優點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東省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2.35%,按國際標準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社會對養老事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特別是病患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壓力更大。”陳旭斌表示,當前病患老年人照顧形式主要包括居家看護和醫院看護。

居家看護中,老年病患常需要長期看護,子女因工作等原因難以堅持長期看護。有部分家庭選擇聘請看護人員進行長期看護,但目前老年護理專業人員匱乏、從事護理人員年齡偏大、護理能力參差不齊,護理合約意識薄弱。因缺乏專業監管,護理期間出現護理人與被護理者無法溝通、老人突發安全事故責任認定不清等情況比較突出,導致護理中斷、甚至虐待老人等各種護理糾紛事件時有發生。

在醫院看護中,為保證得到長期、專業的看護,許多老年患者親屬選擇讓患者滯留醫院。據調研,各大小醫院都有不同程度數量的、達到出院標準卻因在家養護困難而選擇滯留醫院的老年患者,這些老年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有限的醫療資源。

陳旭斌表示,老有所醫、老有所養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一個城市文明建設的體現。“建議通過建立老年護理院來完善老年醫養系統。”他表示,老年護理院為醫療機構兼具公共服務屬性,集疾病預防、治療、護理和臨終關懷為一體,主要針對身患疾病缺人照顧的老年人而設。

他表示,老年護理院綜合了醫院和養老院的優點,彌補二者缺陷,為老年人提供日常養生保健、康復治療、生活照顧、健身娛樂等養老服務,還可隨時提供醫療救助和臨終關懷,讓家屬放心,讓老人安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國家衛健委:在15省份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

國家衛健委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后答復稱,護理院是為長期臥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療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長期護理服務的患者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促進、安寧療護等服務的醫療機構,現實中以老年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

大力發展護理院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服務連續性、協調性和整體性的重要措施,對于合理分流大醫院需要長期醫療護理的患者,提高醫療衛生資源利用效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高度重視護理院建設,《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要求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以及優撫醫院建設,建立醫療、康復、護理雙向轉診機制。

2021年,開始在15個省份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工作,要求試點地區根據區域內人口老齡化情況和老年人醫療護理服務實際需求,引導區域內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或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護理站、護理中心等,增加護理院(站)和護理中心的數量。

廣東是15個試點省份之一,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中醫藥局制定《廣東省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正在有序推進試點工作。

“我委贊同您提出的建設以老年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護理院的建議。”國家衛健委在答復中表示,將進一步對接老年人多樣化醫療護理服務需求,推動加大護理院(中心、站)建設力度,增加多層次老年醫療護理服務供給;加強老年醫療護理從業人員培養培訓,提高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能力;加強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質量安全監管,完善制度和規范,提高服務質量。

視覺中國 圖

答復重點:

1.“十四五”期末,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護理院(中心)

陳旭斌建議,根據各省實際,整合利用現有醫療資源,在省范圍內按經濟發展水平、老年人口分布情況、分析老年人口疾病負擔,選擇重點區域試點建設老年護理院。

國家衛健委回復稱,《“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要求,到“十四五”期末,原則上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護理院(中心)。

2.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投入護理服務業

建議由衛生健康委和民政廳牽頭,配套落實好老年護理院的項目審批、土地使用、員工培訓、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等相關政策,推進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經營方式發展。

國家衛健委答復稱,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從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簡化準入審批服務等6方面提出22項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在康復、護理、精神衛生等短缺專科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3.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提升老年護理水平

建議提到,政府部門應對護理人員進行常態化培訓、加強監管、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促進老年護理院的建設運行質量提升。

國家衛健委答復稱,印發《關于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重點加強對二級醫院、護理院(站)、護理中心、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士的培訓,提升老年護理專業技術水平。此外,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培訓醫療護理員,提高其從業素養和專業技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魏麗娜(時政部)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