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調解員同志身上閃爍的光點,哪怕是如豆般的一點,也會成為永遠捂在心頭的一份溫暖。”日前,雨湖區先鋒街道的文娭毑來到先鋒司法所,將一封長達2000余字的手寫信交到司法所所長張賽手上,感謝司法所調解員幫忙解開了她與鄰居20余年的心結。
這是一起鄰里糾紛。上世紀90年代,文、劉兩家曾就住宅相鄰權簽訂了《鄰界協議》,約定了鄰界建墻、安置下水管、下水流放等問題。后來,雙方因下水堵塞、建雜屋等問題多次發生糾紛乃至報警,村委會協調未果,劉家于是在兩家之間的便道修建鐵門,徹底隔斷了兩家聯系。
2022年夏天,兩家共用的下水道時常堵塞,劉家認為是文家房屋租戶造成,文家于是動工另建下水管道,雙方又因土地權屬產生爭議,爭執過程中文家一樓的排水管被損壞,兩家關系再次陷入僵局。因無法使用一樓衛生間,文娭毑的老伴上二樓衛生間時突發心梗摔倒,送醫搶救之后仍行動困難。苦不堪言的文娭毑于是主動找到先鋒司法所,申請調解這起鄰里糾紛。
司法所立刻組織村干部、調解員上戶開展調查,實地了解情況,聽取雙方意見。第一次調解,文家表示,因開挖下水道不成,還造成了財產損失,要求劉家賠償;劉家在共用便道修建鐵門導致自家通行不便,文家也要加建一個鐵門。劉家則稱門前的地是之前征拆原因劃給自家的,在自家院里修鐵門并無問題。兩家各執一詞僵持不下,調解不歡而散。
司法所工作人員與村干部并沒有放棄,他們一起找到原來負責征地項目的工作人員,查看當時的紅線圖,弄清了便道土地歸屬,又多次分頭上門跟雙方做工作,前后8次分頭調解、三次調解會議,講法理,講人情,終于化開了雙方心里的堅冰。看到調解員、村干部在烈日下查勘現場而濕透的后背,在休息時間仍四處奔走的忙碌身影,文娭毑深受感動,表示愿意退讓,降低賠償金額,也不再提建鐵門的事。
調解小組迅速抓住可協商的契機,引導雙方化解誤會冰釋前嫌,正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劉家賠付文家建下水道的部分材料費,鐵門門鎖保持打開狀態,保障文家便利通行。
地面平整了,修復管道后排水也順暢了。一扇緊閉了二十多年的鐵門終于緩緩打開,同時打開的還有橫亙在兩家人之間長達數年的心門。
文娭毑在感謝信中寫道:“通過這次矛盾糾紛,我深刻感受到,矛盾擴大起來可無限大,爭吵、打鬧、甚至拼命!縮小起來也不過如同一場天氣變化而已。心中糾結如同門鎖銹蝕,銹蝕的門鎖用鑰匙越轉越卡,但點上潤滑劑,可能就迎刃而解。這次調解的成功深刻詮釋了真、善、美的心靈猶如潤滑劑,打開了銹跡斑斑的門鎖。”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