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頭條丨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提速推進

2023-02-20 05:49:59    來源:大洋網    

從南沙出發,半小時可以到哪?沿著正在建設的南中高速,通車后15分鐘可到深圳、中山;穿過剛剛開工的獅子洋通道,串起南沙自貿區和東莞濱海灣新區兩大發展平臺;而乘上廣州最快地鐵18號線,約30分鐘可達廣州中心城區。從803平方公里的南沙望去,多條軌道將在這里匯集、路網正編織成網,以南沙為中心的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正在提速推進。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提出,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建設時序,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片區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3個區塊作為先行啟動區。充分發揮上述區域依托交通樞紐快捷通達香港的優勢,加快形成連片開發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有力帶動南沙全域發展,逐步構建“樞紐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道路通、百業興,日益完善的路網暢通發展的血脈,整體協同、全域發展的藍圖已經鋪開。


(資料圖片)

進一步暢通陸路通道,南沙區域輻射能力提升

“現在從南沙到中山市很多時候要走國道,路不好走。”網約車司機黎先生告訴記者,“有些地方單向三車道變兩車道,再加上上下班有時還會很塞車。”黎先生說,車速提不起來。

但這一情況很快會得到改善,通行的車速將提高、發展也將加速。在洪奇瀝水道入海口附近,一座特大橋正在建設中。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南中高速洪奇門特大橋的邊跨已具規模、形似寶瓶的雙主塔已經封頂,工人們正在離地面幾十米高的橋底對風嘴進行焊接施工。據悉,全線全面進入橋梁上部施工,其中洪奇門特大橋計劃5月合龍,南中高速總體工程計劃2024年底與深中通道同步建成通車。

洪奇門特大橋計劃5月合龍

“南中高速分為主線和支線,其中主線長約21.6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墾互通,終至新隆樞紐互通,與江中高速順接、并與廣澳高速交叉。而萬頃沙支線長約10.8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墾互通,終點在萬頃沙海上互通接深中通道。”望著不遠處、正在建設的深中通道,廣州交投集團南中高速項目副總經理劉細軍向記者講述南中高速通車后的重要作用。記者了解到,項目通車后,從南沙到中山市中心以及深圳前海均只需約15分鐘,相比現在可節省一半多的通行時間。同時,除廣澳高速外,南沙至中山增添了一條直通的高速通道,縮短時空距離、增加出行選擇。

劉細軍著重提到與南沙港快速相接的10余公里支線:“未來中山的工廠可以通過南中高速、南沙港快速直達廣州港,到港的貨物也可以通過通達的路網進行迅速集散。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其發揮交通樞紐功能尤為重要。”而這也正與南沙方案提到的增強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不謀而合,港口不斷提升自身能及,便捷的交通網絡更帶來發展的東風。

南中高速總體工程計劃2024年底與深中通道同步建成通車。

南沙向西的道路骨架已逐漸成形,向東的脈絡也日益豐滿。在南沙大橋與虎門大橋之間,直連南沙自貿區和東莞濱海灣新區的獅子洋通道在去年底開工,并計劃于2027年通車。“項目通車后將進一步暢通跨珠江口的陸路通道,提升南沙的區域輻射能力。”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展規劃處副處長葉卓朗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與獅子洋通道連接的黃埔至南沙東部快速通道南沙段的前期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力爭2023年南沙段開工建設。這條廣州東部的南北向大通道,連接黃埔、番禺、南沙三區,建成通車后將完善廣州東部高快速路網結構、加強珠江兩岸聯系,促進區域要素更加高效便捷流通。更為重要的是,在過去北起越秀山中山紀念碑、南至海珠廣場的“傳統軸”和以珠江新城為中心的“現代軸”——這兩條廣州城市軸線后,黃埔至南沙東部快速通道將串起中新廣州知識城與南沙科學城,為廣州構建科技創新軸提供有力支撐。

路通發展暢通,道路骨架逐漸搭起,南沙沿珠江東岸鏈接東莞、深圳,沿珠江西岸鏈接中山、珠海,在加密珠江口過江通道的同時串珠成鏈,廣深港和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正在加速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創新要素將在這里匯聚,南沙這一城市副中心的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打造高品質綜合交通樞紐,助力南沙向區域交通中心轉變

不滿足于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南沙更向著打造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邁進。走出地鐵萬頃沙站,就可以看到匯集多條公交線路的地鐵萬頃沙公交站。時速160公里的廣州地鐵18號線首通段于2021年9月28日通車,實現了南沙自貿片區至廣州中心城區30分鐘通達的時空目標,中心城區、南沙新區高效聯動、“雙核”能級將進一步增強。

從萬頃沙站出來,未來地面將建起南沙站。在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中,南沙站承擔著打造客運樞紐“雙芯兩極”布局中“南沙極”的重要作用——以南沙郵輪母港、南沙站為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高品質服務樞紐。“南沙站將引入南沙港鐵路、深茂鐵路、廣中珠澳高鐵等國鐵、城際線路,并接入地鐵18號線(已建成)、15號線等地鐵線路,打造高品質綜合交通樞紐。”葉卓朗表示。

其中,在建的深茂鐵路深圳機場至南沙段,將跨越珠江口與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在南沙站交匯,未來廣州南沙與深圳前海將實現半小時高鐵互聯互通。另外,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在廣州境內起自廣州北站,經白云機場站和魚珠站,至南沙站,銜接中山、珠海、澳門地區,串聯大灣區南部經濟帶。“目前正在由省鐵投集團推進可研方案編制工作,根據《廣東省鐵路建設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爭取鶴州至橫琴段年內批復可研。”葉卓朗說。

未來,南沙更將通過軌道交通與機場聯動。“我們正在積極配合省、市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西線前期工作,力爭今年3月底項目具備開工條件。”葉卓朗說,項目將與建設中的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等線路貫通運營,組成灣區縱向大動脈,實現南沙直達白云國際機場。

葉卓朗進一步介紹稱,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按“公交化”理念規劃設計,主要承擔廣州都市圈與珠西都市圈城際間通勤、商務客流出行,及南沙新區、中山市域內部公交化客流。“建成后可與廣州地鐵十八號線貫通運行,并與廣花城際、芳白城際實現互聯互通,滿足空港經濟區、中心城區、南沙新區的時空目標要求。”

交通提升通行便利、拓展港澳發展空間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廣州被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定位,而南沙在這“核心引擎”中將發揮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范作用,并拓展港澳發展空間,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

2022年,落地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同樣是去年,將在慶盛樞紐建設的粵港深度合作園港式社區規劃已通過規委會審查,形成的整套成果獲廣州市政府(委托南沙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2022年底,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在南沙舉行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南沙正與港澳攜手,開拓互利共贏發展新空間。而隨著交通便利性的提高,這種聯系將更加緊密。

在未來南沙站的北邊,慶盛站已于2011年開通,在這里可乘高鐵直通香港,1小時抵達香港中心腹地,同時“一地兩檢”通關、省事省時省心,助力人流資金流在兩地的往來互通。

記者了解到,根據《南沙方案》“進一步優化南沙客運港航班和廣深港高鐵慶盛站等經停班次”的要求,市交通運輸局積極協調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優化調整廣深港高鐵廣州慶盛站與香港西九龍站往返開行列車安排。自1月15日起,廣深港高鐵恢復了廣州南-香港西九龍16趟(8對)列車、廣州東-香港西九龍12趟(6對)列車,其中廣州南-香港西九龍1趟列車經停慶盛站。同時,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表示,將加強與港鐵方面的溝通與協調,后續將根據客流等情況,適時對跨境高鐵列車開行方案進行調整,繼續優化廣深港高鐵慶盛站等經停班次,進一步為南沙與香港之間往來的人員往來提供便利。

未來,隨著珠江口過江通道進一步織密、軌道交通縱橫成網,愈加“硬核”的硬聯通將助力南沙建設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拓展粵港澳合作發展空間,帶動廣州、大灣區共同擁抱大未來。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盧夢謙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高鶴濤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