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萬博,地鐵7號線與18號線在這里交匯。每日清晨,地鐵口摩肩擦踵,人潮如涌,一張張年輕面孔,展現青春朝氣、十足活力。
7號線是連接大學城的創新人才線,打通了創新資源要素流動通道,18號線則是大灣區最快地鐵,向大海延伸,代表著城市大未來。南村現代化的一面,集中在這個黃金交匯點展現,摩天大樓、現代化居住區以及科技創新企業扎堆集聚,成為活力發展的示范片區。
面對高質量發展新任務,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埋頭實干、敢闖敢干,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一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番禺區,南村鎮GDP位列各鎮街第一,但是放在全國、大灣區大格局中看,鎮域經濟體量與發展質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作為番禺經濟第一鎮,承擔的責任也更重,當好鎮街經濟的‘火車頭’義不容辭,特別是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要走前列、挑大梁。”南村鎮相關人員分析說,目前,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南村產業平臺、產業載體還不完全匹配,創新環境氛圍以及營商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南村鎮相關人員表示,瞄準高質量發展,鎮委鎮政府提出以“八個高質量”點燃引擎,開足馬力,全力跑進“加速道”、沖刺“開門紅”,為南村鎮高質量發展畫下路線圖。
具體來說,在硬件方面,全力以赴打造高質量的產業平臺、載體,舊村改造、村鎮工業集聚區綜合整治提升、村級留用地開發建設,加強建設用地儲備。在軟件方面,加強產業規劃引導,精準招商引資,優化企業服務,吸引留住人才,全力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
軟硬兼施,精準發力,是南村鎮邁進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在產業經濟上,南村鎮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重大產業平臺發展是重中之重,搶抓南大干線經濟帶發展機遇,持續聚焦長隆萬博國際消費示范區、番禺工業經濟總部園區兩大平臺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整合全鎮可供招商資源為企業提供廣闊空間。
一邊是商務區高樓林立,一邊是城中村、古村落集聚。例如,坑頭村是一座有1600年歷史的古村落,為番禺最早的聚居點,被譽為“番禺第一村”。“文脈之涌”蓼涌曾串起羅邊、板橋、市頭等村落,加之廣東名園余蔭山房的加持,古邑文化南村名不虛傳,構成了南村高質量發展、美麗鄉村的文化底色。
在現代化進程中,南村鎮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放入高質量發展路線圖中,以經濟發展反哺美麗鄉村,提升城鄉品質。南村鎮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繼續鞏固完善坑頭村特色精品村創建成果,加快推進板橋村特色精品村美麗田園等創建項目。投入1938萬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每個行政村內至少打造1條干凈整潔鄉村示范道路,不斷提升群眾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李波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