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洋網訊 記者2月9日從廣州警方獲悉,今年以來,廣州海珠警方持續深入推進“全民反詐”專項行動,在“全警反詐”預警勸阻閉環工作機制下,全力以赴守護市民的“錢袋子”。近日,海珠區反詐中心聯合新港派出所迅速勸阻一宗以“冒充客服”方式實施詐騙的警情,為事主緊急止付挽損140余萬元。
1月11日19時許,海珠區反詐中心接到緊急預警:轄區內一市民可能正在遭遇冒充客服詐騙。反詐中心立即啟動攔截機制,第一時間向事主鄒女士致電勸阻,告訴鄒女士接到的是疑似詐騙電話,千萬不要向對方轉賬。經過民警的勸導,鄒女士意識到事情確實不對勁,激動地向民警求助,“警官,對方說要幫我關閉貸款,不然會影響征信。我下載軟件共享了手機屏幕信息,還貸了好多錢,我現在該怎么辦?”。
根據鄒女士的描述,勸阻員斷定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詐騙,鄒女士銀行賬戶內的存款很可能被一卷而空。情況緊急,勸阻員立即征得鄒女士同意對其銀行賬戶進行緊急止付。同時,反詐中心派員會同屬地派出所民警緊急出動上門找到鄒女士,盡最大努力為其避免財產損失。
經了解,當天傍晚,鄒女士接到一個“192”開頭的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金融客服,讓其打開某APP 查看“某金條”貸款功能是否開通,鄒女士按照“客服”要求操作后表示已開通該功能。聽到鄒女士肯定的回答后,“客服”稱該產品的貸款利率遠高于國家核準的貸款利率,現在要幫其關閉此項功能,并一再強調不及時操作會影響個人征信。
由于對方準確說出了鄒女士的身份信息,鄒女士便沒有質疑“客服”的身份,且一聽說影響個人征信,擔心征信降低會對其造成影響,馬上慌了神。接下來,“客服”以測試征信度為由,要求鄒女士下載軟件進行屏幕共享,引導鄒女士在多家網貸平臺上注冊借款,并讓她把借款轉入所謂的“資金清算賬戶”中。幸虧反詐中心及時來電勸阻,對其名下銀行卡緊急止付凍結,鄒女士兩張銀行卡中的140余萬元錢款得以保全。
“現在的騙子實在太狡猾了,套路滿滿,如果沒有你們的及時幫助,真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十分感謝!”2月1日上午,鄒女士到區反詐中心向民警贈送錦旗致謝,并表示日后會增強自身的防詐意識,與身邊的親友共同筑起反詐圍墻。
警方提醒
接到自稱“客服”的電話,需要關閉相關金融業務或者退款時,當事人一定要登錄官方網站查詢相關信息,不能在陌生網站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更不能輕信對方進行轉賬;個人征信由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任何電商客服來電稱“影響征信”要指導清空異常貸款額度的都是詐騙,一定要撥打其官方平臺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張丹羊 通訊員:胡馨月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