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樞紐港廣州南沙港,一艘艘國際貨輪正有序靠泊、離泊,大型龍門吊忙碌地裝卸貨物,集裝箱卡車往來穿梭,每天有超過2.3萬個外貿集裝箱在這里裝卸。
在離港口不遠的廣州海關南沙集中審像中心,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的關員正在開展機檢查驗作業,認真審閱機檢圖像。通過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的非侵入式透視檢查,海關關員不需到現場打開貨柜進行查驗,企業也不需要安排額外的人手裝卸貨物,通關更便捷。與此同時,在“智能審圖”系統的輔助下,海關關員對集裝箱貨物能夠進行更為精準有效的分析判斷。
(資料圖片)
集裝箱貨車正在通過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H986)
“這票出口貨物申報的是鏡子和車膜,系統發出‘在集裝箱貨物中發現夾藏’的提示報警信息。”負責審像的關員報告帶班科長。經研判發現,機檢圖像顯示集裝箱內部分貨物密度、體積與企業申報的“普通鏡子”“車膜”等物品特征不符,存在夾藏、偽瞞報貨物風險。現場關員隨即對“智能審圖”判定的集裝箱重點嫌疑部位進行人工查驗,查獲一批未向海關申報、沒有任何危險品標志、且未使用危險貨物包裝的煙花爆竹,共計21噸。
“智能審圖”是利用人工智能對海量機檢歷史圖像及圖像對應物品信息進行深度學習,形成對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H986)、CT機等設備掃描圖像實施自動識別的智能化系統。“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下,‘智能審圖’系統3-5秒即可完成對一個集裝箱圖像的判斷,驗證單貨是否相符,標記夾藏固體廢物、管制刀具等違法違規物品的藏匿部位,系統識別準確率達94%以上。”南沙海關南沙機檢集中審像科副科長孟陶然介紹道。
近年來,廣州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流程,全面推進“智能審圖”建設。以走私固體廢物、瀕危物種及其制品、危化品等為重點打擊對象,發揮機檢查驗非侵入透視檢查的優勢,構建起了嚴密高效的口岸安全防控體系。2022年,廣州海關在貨運渠道智能審圖輔助查獲各類異常情事1015宗,其中查獲偽瞞報危險貨物案67宗。
除了在貨運渠道的應用,“智能審圖”系統還在進境旅客行李和快郵件寄遞渠道發揮了關鍵作用。廣州白云機場是全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客流量連續兩年位居全國機場第一位。而位于廣州白云機場附近的廣東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則是全國三大國際郵件互換局之一,海關單日監管進出境郵件最高超70萬件。
廣州海關關員通過“智能審圖”系統對進口水果進行機檢圖像審核
為了在海量監管物品中快速高效鎖定違法違規的“禁限物品”,廣州海關深入推進“智能審圖”應用,成功研發動植物風險源CT智能審圖檢疫算法,實現對旅客行李物品、進出境寄遞物品中水果、種子、肉、奶、蛋、花卉苗木等動植物類檢疫風險源的智能識別,推動海關對動植物及其產品從“人工判圖”到“智能判圖”的進步,在提升業務一線國門生物安全管控水平的同時,使行郵監管現場通關驗放速度更快,讓進出境旅客和用郵人享受到更優質的通關服務。2022年,廣州海關應用“智能審圖”在旅檢和寄遞渠道對1283萬幅圖像進行機檢審圖,查獲各類違法違規情事共計181宗,同比增長19.1%。
與此同時,廣州海關還將拓展“智能審圖”創新應用領域作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舉措。
“智能審圖”越來越“聰明”,隨之而來便是“機檢直放”數量大幅提升,能為每票貨物通關平均提速超過24個小時,在提高查驗效率、減少物流環節、節省物流成本等方面優勢明顯。2022年,廣州海關使用“智能審圖”輔助完成機檢查驗報關單5.5萬票,對11.9萬余幅圖像進行機檢審像。純機檢指令進出口報關單平均每票口岸通關時長壓縮至4.51小時,口岸整體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廖雪明?通訊員:關悅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