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開工忙,在科技創新前沿一線,不少項目鉚足干勁開展試驗。工作人員均已到崗,爭分奪秒核實和處理數據,盡可能把科研做得更細致,讓研究的腳步走得更快一些。
其中,慧眼計劃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建立總部基地,加速從黃埔走向世界。
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實施“萬億制造”計劃,以“四梁八柱”戰略框架為核心,八大產業里生物技術位列其中。經過多年錘煉,生物技術與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成為該區極具優勢的特色產業,許多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資料圖片)
工作人員在慧眼大設施預研項目全自動化蛋白質組學平臺工作。
“慧眼大設施工程”(下稱“慧眼設施”)是在國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由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華南生物醫藥研究院等共同啟動建設的大型科學設施,也是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的重要組成。
慧眼設施核心支撐實驗室蛋白質組學平臺主管王冬雪介紹了全球首套全自動化蛋白質組學平臺:該平臺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組建,是慧眼設施預研項目一期的大規模數據產出平臺之一,目前所有硬件已通過了驗收,并投入使用。
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內工作。
據介紹,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由中國科學家牽頭發起,旨在繪制人類全生命周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環境的蛋白質組圖譜并探索人體從非健康狀態到健康狀態的導航路徑。該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改變國外主導的基因組學驅動的生物醫學發展態勢,為我國引領全球生物醫學研究,掌握規則話語權和數據資源奠定基礎。
而慧眼設施,則是以大隊列、多維度的生命組學數據生產和智能計算機體系為主要載體,通過軟硬件融合與人工迭代,創建的全球第一個“碳-硅”融合智能終端大科學裝置。該項目的啟動實驗室研發形成全球首個全自動化、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生產系統,建有從樣本制備、色譜分離、生物質譜鑒定到生命組學大數據分析的全流程技術體系。
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內工作。
“特別是針對腫瘤疾病的早篩早診,相關研究有很成功的臨床成果。我們現在兩手推進,一手進行理論和技術體系的預研,一手聯合醫療機構、臨床專家團隊推動重大疾病蛋白質組的分析研究工作。”王冬雪說,從春節前夕至今,研究團隊正抓緊推進數量龐大的樣本分析工作,以便在年后可以盡早地推進后期應用。
據了解,未來慧眼計劃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建立總部基地,加速從黃埔走向世界。可以預見,大批高層次人才將通過慧眼計劃的引進走進黃埔、了解黃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球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發出中國強音。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何瑞琪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