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礦物質之一,除了能激活肌肉神經外,也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參與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等消化。一旦體內缺鎂將會造成入睡困難、偏頭痛、心跳異常等,同時也會影響精神狀態,增加患皮膚病風險,哪些人易缺鎂呢。
哪些人易缺鎂?
1、酗酒者
隔三差五就喝酒,尤其是喝酒過多易誘發酮癥酸中毒和胰腺炎,加快鎂排泄速度,久而久之導致體內缺鎂。
2、長時間用藥者
多種藥物可影響鎂吸收,常見的有四環素類抗生素和雙磷酸鹽類。多種利尿劑可促使鎂排泄,比如利尿酸和氫氯噻嗪片等。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可加快鎂排泄速度,體內缺鎂可影響胰島素運轉,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4、大量喝茶者
濃茶中含有太多咖啡堿,具有利尿功效,可促使鎂跟隨尿液流失。
5、飲食不均衡者
有些肥胖者以節食的方式來減肥,無法攝入足夠的鎂;有些人屬于純肉食主義,幾乎頓頓都要有肉,但攝入太多蛋白質可影響鎂吸收。
6、補鈣者
進入更年期后鈣流失速度加快,易出現骨質疏松,所以補鈣深入人心。不過,大量補鈣可影響鎂吸收,從而導致鎂缺乏。
如何補充鎂?
1、做到飲食均衡
食物種類攝入的越多越好,每天的食物種類應達到12種以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做好葷素和粗細搭配,嚴格控制糖和食用油攝入。拒絕飲用會加快鎂排泄的飲料,比如咖啡、濃茶以及酒精等。
2、多吃含鎂的食物
在所有食物中,含鎂最高的莫過于綠葉蔬菜,比如油菜、油麥菜和菠菜以及芹菜等。不過,烹調綠葉蔬菜前先放在開水中焯燙幾秒鐘,防止蔬菜中的草酸影響鎂吸收。另外,粗糧中也含有大量的鎂,比如燕麥、玉米和高粱等,但烹調前應浸泡幾個小時,能去除大部分植酸,以免影響鎂吸收。
溫馨提示
對于成年人來說,每天吃1~2把綠葉蔬菜、1~2兩瘦肉、200~500毫升牛奶就能滿足身體對鎂的需求,無需用鎂補充劑。除非是患有疾病時應在醫生指導下用鎂補充劑,鎂和鈣攝入比例應達到1:1。值得注意的是,腎功能不好者補充鎂時需由專業的醫生評估。另外,積極治療造成吸收障礙或排泄增多的疾病,比如惡性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腹瀉等。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