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洋網訊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民參與、全社會行動。記者從廣州市城管局了解到,為了保障生活垃圾資源化產業發展的用地需求,近年來,廣州通過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供應了第五資源熱力電廠、東部固體資源再生中心、生物質綜合處理廠等多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用地,總用地面積約112.91公頃,規劃建筑面積42.58萬平方米。
鼓勵企業與社區結對子,“點亮”美好家園
解決居民工作、生活中產生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問題,讓可回收物最大限度地被再利用,是打造無廢城市的要求,也是充分發揮“垃圾分類”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記者了解到,去年4月,市城管局發布了《廣州市購買低值可回收物回收處理服務管理辦法》,鼓勵企業參與低值可回收物回收處理工作,引導企業參與廢玻璃、廢木質、舊織物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廣州市還組織開展社企結對共建、攜手推動垃圾分類“點亮”美好家園活動,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形式,發動熱心垃圾分類工作的企業和機關單位與社區進行結對子,切實解決部分社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缺管理、缺資金、缺人手等“煩心事”。
在推進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改革方面,國有企業廣環投集團負責中心六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工作,全方位提升分類收運水平。此外,廣州還鼓勵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市場化改革,采用BOT模式推進建設一批生物質綜合處理廠。
18個街鎮試水全域服務治理
目前,廣州市正在積極探索推進鎮街全域服務治理模式,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設和新基建,深化“放管服”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導企業承接除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外的城市公共服務和治理,鼓勵具備實力的企業依法參與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包括環境和交通秩序、綠色低碳和生態環保、公共領域衛生保潔等基層治理項目。截至目前,全市首批18個試點鎮街已經啟動實施全區域、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務治理模式。
為生活垃圾資源化產業供應用地112.91公頃
隨著生活垃圾處理需求不斷增加,垃圾處理設施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的建設也不斷加快,為保障這些處理設施的用地供應,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管理的實施意見》(穗府辦規〔2018〕7號),進一步規范土地管理工作,明確垃圾處理等公益性行業和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城鄉基礎設施項目等,在條件允許前提下,用地規模依據現行《廣州市產業用地指南》從寬確定。對于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用地的供應,可按劃撥方式供地或采取協議方式、公開方式出讓。近年來,廣州通過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供應了第五資源熱力電廠、東部固體資源再生中心、生物質綜合處理廠等多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用地,總用地面積約112.91公頃,規劃建筑面積42.58萬平方米,助推生活垃圾資源化產業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賈政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