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熱點: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開始!1580戶廣州家庭將成新一輪“國家記賬人”

2022-09-08 15:35:05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近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我市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工作的通知》,對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工作進行了細化布置。新一輪的“國家記賬人”也即將確定。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獲悉,五年一次的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工作正在進行,9月將在全市范圍內對超過3萬戶居民家庭開展入戶摸底調查,在此基礎上抽取并確定1580戶居民家庭,成為未來五年的新調查戶。

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的宣傳工作已經走進入了社區

輪換目的:


(相關資料圖)

住戶調查所得數據力求科學準確

住戶調查是由國家統計局統一組織實施的政府統計調查項目。簡單而言,就是組織城鄉住戶家庭每日記錄家庭收支賬,跟蹤收集住戶日常收入、消費等明細數據,通過統計科學手段,匯總生成系統民生數據,主要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收入消費支出構成、恩格爾系數、教育文化娛樂支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等民生數據478項。

“柴米油鹽小賬本,為國記賬大民生。住戶調查獲得的數據與民生息息相關,并且能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住戶調查處副處長陳永奕表示,住戶調查中的居民支出結構數據是調整居民消費價格調查權重的基礎,影響CPI的計算結果,影響廣州市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作用的發揮。此外,低收入居民人均收支狀況是調整城鄉低保標準、困難家庭專項救助標準的重要參考。

據陳永奕介紹,住戶調查也與民事權利關系密切,因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各類民事賠償標準的基準數據,也是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參考依據。并且住戶調查還能反映農民工生活狀態。比如住戶調查中的農民工監測調查,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動態監測調查便是分別從農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兩個角度反映廣州市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這些關系勞動力供給、社會穩定、農民增收的數據,將為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相關社會政策提供支撐。

國家統計局每五年對全部調查網點和樣本家庭進行一次輪換,目的是保證住戶調查樣本的代表性和科學性,今年正是新一輪樣本輪換年。陳永奕表示:“調查戶連續5年堅持記賬是非常辛苦的,也確實有輪換的必要。”

工作進程:

新一輪調查戶12月初正式開始記賬

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住戶調查隊一級主任科員褚珊珊告訴記者,在今年4月和5月,廣州調查隊以七人普調查小區劃分為基礎,先后兩次對全部調查縣區和調查小區進行了復核。在今年6到8月,他們則依托各大新聞媒體、政府官微、公共宣傳欄等渠道,廣泛面向社會公眾宣傳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工作。8月中旬,國家統計局正式下發中選的調查小區。

“我們將于8-10月期間全面進入現場操作階段。我們的調查員將到個中選的調查小區繪制小區地區,同時按照地圖把小區里的全部建筑物清查一遍,對每棟建筑物里的全部住宅數量都要統計清楚,然后再開展入戶摸底調查。”褚珊珊說。

9月,廣州全市將按照1:20的比例(部分區1:30),開展摸底調查,國家統計局將指定調查點抽選超過30000戶居民家庭,由當地村居工作人員上門請居民填寫摸底表,對居民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初步了解居民家庭狀況。

完成摸底調查后,國家統計局將在所有摸底調查住戶范圍內,抽選1580戶家庭,作為記賬戶。如中選,需要參加記賬的住戶家庭安排代表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官方APP,堅持記錄自身每日收入和消費支出。記賬周期為期五年。在此期間,定期有一定金額的記賬補貼發放至住戶家庭。在每一個住戶調查小區里,都配有一個輔助調查員,負責定期入戶對調查戶開展記賬指導,調查戶在記賬過程中任何問題都可以向輔助調查員請教。

調查戶將于11月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試記賬。到12月初,新一輪的調查戶正式開始記賬。

記賬細節:

一瓶水一棵菜都要記錄

住戶調查大樣本輪換最終涉及廣州市11個區,158個調查小區、1580戶家庭約5600位居民。根據廣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市共有家庭戶718.50萬戶,集體戶82.27萬戶。這意味著每1戶中選調查的住戶平均代表著全市約5068戶的住戶。

“為國記賬”是一件長期而細致的工作。陳永奕向記者展示了記賬所用的APP,調查戶的操作方式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形成記賬的習慣卻不容易。“下樓買了一瓶水要記一筆,買了菜也需要分開記賬,比如蘿卜多少錢、白菜多少錢等等。關鍵的難點還在于要堅持把全家的賬記下來。” 陳永奕說。

調查戶所使用的APP,為國記賬是一件非常細致的事情

目前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已經與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協調,將住戶調查及大樣本輪換工作納入12345政務服務熱線解答內容,方便部分有疑慮的市民通過政府信息渠道求證。

依照《統計法》和《統計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調查戶提供的任何信息和回答的問卷內容都需要保密,不向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不作其他用途。陳永奕告訴記者,住戶調查主要是統計居民收入支出的平均水平,不會去特別關注單個個體的信息。調查戶使用手機填報后,數據直接推送到國家統計局的服務器,直接在國家數據平臺完成數據審核,不經過其他中間環節,降低了資料外泄的風險。

“一項商品的價格超過了自身的浮動范圍、一戶家庭出現整個月沒有理發的消費……調查戶有時會出現賬目漏記、錯記的情況,調查員才會聯系調查戶進行核實修正。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調查戶的數據安全和保密是《統計法》堅決保障的。” 陳永奕說。

何為開展住戶調查?

住戶調查起源于1954年國家在部分省(區、市)開展的“農民家計調查”;1984年,國家統計局組建農村抽樣調查總隊和城市抽樣調查總隊,“家計調查”更名為農村住戶調查和城市住戶調查,受城鄉二元結構制約,住戶調查長期分城鄉獨立開展;2010年,國家統計局成立住戶調查辦公室,全國推進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工作,住戶調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12年,國家統計局印發《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改革總體方案》,“農住戶”和“城住戶”結束了近三十年的各自為戰,有了統一的城鄉居民收支指標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在全國統一抽選城鄉居民家庭作為調查對象,隨后正式發布了城鄉可比的全國居民收支數據。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實踐、改革,住戶調查實現了從局部到全國、從城鄉到獨立開展到一體化統一實施,從紙質記賬到使用手機記賬的重大突破,見證了人民生活從貧困到逐步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龍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