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暗河”到“公園”!西安五干渠變身綠色生態渠

2022-09-08 08:11:41    來源:西安晚報    

長安中央公園河水清澈、綠意盎然。

從黑臭水體到水清岸綠、從消失的“暗河”到公園、從鄉村污染渠到清水渠……9月7日,記者從西安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21年完成整治任務“摘帽”后,西安市21處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讓沿線市民群眾驚喜連連,經過持續更新“美顏”,如今已成為沿線市民群眾的休閑樂園。

綜合治理

讓氵皂河變成公園

初秋時節,涼風習習,長安中央公園里,70歲的吳桂芳老人正在河邊散步,清澈的河水靜靜地流淌,岸邊白色水鳥啄著羽毛。自小生活在氵皂河邊的吳桂芳高興地說:“之前多少年都沒見過‘清清的氵皂河水了,如今干凈的氵皂河終于‘回來’了。”

發源于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局連村的氵皂河全長35公里,自南向北匯入渭河。其中,氵皂河長安段長8.89公里。在吳桂芳記憶中,以前的氵皂河水清澈見底,同村的孩子還一起下河摸過小魚小蝦……

但隨著城市的發展,沿岸聚集的工業企業污水亂排,加之無生態來水,黑臭的氵皂河水長期影響著渭河水質。被“加蓋”后,氵皂河的一些河段從地面上消失,變成了“暗河”。

作為最緊迫的一項民生短板,西安市在氵皂河污染問題上痛下決心鐵腕整治。按照“四庫聯調、清水進城、河園同建、以河代庫”的思路,2018年年底西安市啟動“四庫聯調”工程的調研、論證、設計及建設工作,新建3.8公里輸水管線,將大峪、許家溝、東溝、小峪4座水庫互聯互調,并鋪設5.1公里管線接連氵皂河,最終實現了秦嶺北峪清水歷史性進城入氵皂,潤澤一方。

與此同時,長安區通過在城區段興建截污納管工程,敷設雨污水主管道,整改沿線排污口,讓污水全部流入市政污水管道。經過四期建設,目前長安轄區的西安市第九污水處理廠日均收水量已達16.5萬噸。除收納長安主城區污水外,其服務范圍涵蓋航天基地、曲江新區、雁塔區部分區域共計100萬人口。

歷時三年,西安市為氵皂河綜合治理工程畫上了圓滿句號,氵皂河“四庫聯調,清水進城,河園同建,以河代庫”的治理模式,入選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成效典型案例。

以控源截污為核心

五干渠變身綠色生態渠

走在長安區灤鎮街道灤東路上,清澈的五干渠水面上倒映著藍天白云,非常漂亮。“經過治理,如今五干渠已變為綠色生態渠。”灤鎮街道網格辦主任周浩南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每天都有兩名網格員在五干渠沿線巡查,及時撿拾垃圾,確保渠岸干凈整潔。

據介紹,位于灤東路南側的五干渠,全長3.8公里,沿途有5個村莊85家商戶和1所學校。作為一條灌溉渠,五干渠曾養育了當地一代又一代人。但隨著周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五干渠逐漸變成一條雨污混合排放的臭水渠。“污水、雨水直接入渠,導致水體發黑發臭,途經此段大家都會捂著鼻子跑過去。”周浩南回憶說。

在對五干渠的治理中,長安區明確責任分工,以控源截污為核心,圍繞“截污納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目標,從控制污染源和水生態修復兩方面著手進行治理,讓昔日臭水渠逐漸變了模樣。在灤鎮街道對沿線徐家巷,下灤村、紅廟村、東留堡村和西留堡村等5個行政村的走訪中,49名村民代表均對治理結果表示滿意,滿意度100%。五干渠渠水改善后,沿線群眾早晚遛彎,都喜歡到渠岸邊轉轉。

每月巡查監測

確保實現“動態清零”

公式河、五干渠只是西安市治理黑臭水體的縮影。隨著21處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全面完成,如今西安的清水河越來越多,茶余飯后到家門口的河畔散步、休閑的市民越來越多。

為持續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西安市碧水保衛戰2022年工作方案》明確,我市將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加強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通過組織實施2022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據悉,目前市生態環境局堅持每月開展巡查和例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實現“動態清零”。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