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洋網訊 明月下,吃月餅,賀中秋。月餅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寄托了全球華人的鄉愁記憶。2022年中秋節將至,廣式月餅第一次 “上線”外交物資供應服務中心網站,就驚艷“亮相”、火爆“出圈”, 銷量節節攀升。
在近半個月時間里,有20余個駐外使領館訂購了廣州酒家的月餅,訂購產品多達10余款、1100余盒,大大豐富了駐外使領館的物資供應服務保障。
哪款月餅最受駐外使領館喜愛?其中,“福月到家”月餅以祝福到家的美好寓意勇奪銷售桂冠;“鎏金歲月”禮盒月餅以“一扇滿洲窗,滿眼嶺南情”的新穎設計,成為此次的“耀眼之星”。此外,傳統七星伴月月餅、廣府傳奇月餅等產品也備受青睞。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廣州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攜手外交物資供應服務中心,讓廣式月餅這一集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于一身的傳統文化符號在駐外使領館“團圓”、傳遞“鄉情”,推動廣州酒家“老字號”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廣式月餅”小tips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在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留下來的詩句里,“小餅”就是“月餅”的前身。“月餅”二字則始見于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蒸作從食》。元末明初,月餅已和中秋深度“捆綁”,成為古人過節“標配”。明清以來,南北風味各異,逐漸形成的品類多達數百種,現在常見的有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以表皮分,月餅一般分為酥皮月餅和糖漿面皮月餅兩大類別,而廣式月餅就是糖漿面皮月餅的代表。
廣式月餅因主要產于廣府民系的分布地區而得名,發源地就在廣州。據傳,廣式月餅起源于1889年,當時城西有家糕酥館,用蓮子熬成蓮蓉來作為酥餅的餡料。光緒年間,蓮蓉餡的餅點已定型為現在看到的月餅。清末以來,廣州已形成“蓮香樓”“陶陶居”“廣州酒家”等月餅老字號,廣式月餅也隨著對外商貿的繁旺,而逐漸聞名海外。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雯雯 通訊員 張毅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