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平時健康飲食要多吃青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青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利通便幫助消化,維護腸道健康。可是,平時非常注重養生、向來飲食清淡、常以素食為主的羅阿姨,卻因為吃青菜吃出了腸梗阻!到底怎么回事?
原來,羅阿姨確診克羅恩病近10余年,曾經因為腸道狹窄行部分回腸+結腸切除手術治療,術后一直維持生物制劑治療,治療期間病情穩定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復查的指標都正常。近日,羅阿姨持續不舒服,吃不下飯、肚子痛,于是來到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慢病門診就診。該院消化科主任陳延主任中醫師經過詳細問診及體格檢查,考慮羅阿姨明顯存在腸梗阻的情況,馬上聯系住院部醫生及時為羅阿姨安排床位。
(資料圖)
經過住院的內科保守治療后,羅阿姨腸梗阻癥狀消失后順利出院,出院前主管醫生反復交代阿姨飲食上的注意事項,再次門診復診時羅阿姨恢復了以前的精氣神。
羅阿姨為什么會出現腸梗阻呢?陳延介紹說,羅阿姨是做過手術的克羅恩病病人,術后的病人本身容易出現腸粘連,因術后腸粘連出現腸梗阻的并不少見,加上阿姨平時又以素食為主,一不小心某一頓蔬菜吃多,就更容易誘發腸梗阻了。
平常不都說多吃蔬菜好嗎?陳延說,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吃確實能夠通便。蔬菜中的膳食纖維確實可以起到通便的效果,而且部分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還對腸道菌群有益生元樣作用,對于腸道微生態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但膳食纖維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的,所以吃蔬菜也是因人而異的。IBD(克羅恩病/炎癥性腸炎)的患者腸道黏膜本身存在損傷,有時候進食蔬菜可能對他們來說會加重腸道的負擔。
《中國炎癥性腸病飲食管理專家建議》指出,對于活動期有腹痛、腹瀉的IBD患者,進食蔬菜則會加重腹痛和腹瀉,因此宜少吃或不吃蔬菜;對于緩解期IBD,可酌情適量進食蔬菜。
那么IBD的患者們應該怎么合理地進食蔬菜呢?專家有三點建議:
一、能不能吃?
IBD患者要了解自己目前病情的程度,是處于緩解期還是活動期。如果是活動期且伴有腹痛、腹瀉的患者建議盡量減少蔬菜的攝入。特別強調的是存在腸道狹窄、有腸梗阻表現或有穿透性病變(腸瘺)的克羅恩病患者原則上不建議進食蔬菜。因為蔬菜難以消化和吸收以及會產生大量的大便,可能誘發或者加重腸道狹窄和/或穿透性病變。
緩解期的患者可結合自身情況適當進食蔬菜,主要以能順暢排出成型軟便為準。平時如果大便偏爛不成形的,則宜減少蔬菜量,如果大便干硬或便秘的,可適當增加蔬菜量。
二、吃什么蔬菜?
應避免高膳食纖維的蔬菜(如玉米、韭菜、蒜苗、菜花、菠菜、筍類、南瓜等)。可以適當進食低膳食纖維,容易消化的蔬菜,如嫩葉子菜:菜心苗、生菜、上海青,去皮去子的成熟瓜果:去皮番茄、青瓜、冬瓜,或胡蘿卜,山藥等。
三、怎么吃?
建議煮熟吃,不要生吃!并且可以適當把蔬菜煮軟一點。除了正常的炒熟外,還可以把蔬菜煮熟做成蔬菜泥,或用一些嫩葉菜打成蔬菜汁過濾后再食用,這種低渣低纖維的飲食亦適用于出現腸道狹窄或腸梗阻的病人。
《黃帝內經·素問》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論述。蔬菜作為我們日常飲食的補充,能均衡營養結構。
當IBD患者的脾胃運化功能好的情況,蔬菜可以補五谷之缺。但如果本身脾胃功能差,如病情活動、腸道狹窄的患者,進食蔬菜則會加重脾胃運化的負擔可能加重病情。因此謹記古人所說的“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宋莉萍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