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門:音樂與繪畫“合奏”!星海音樂廳展出這場“融合畫展”

2022-06-21 09:40:02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70幅由一批孤獨癥兒童青少年、大病康復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創作的繪畫和手工作品,近日在星海音樂廳的不同角落展出,向觀眾展現青少年們與音樂相遇的美好故事。這場“融合畫展” 以星海音樂廳的純公益項目“音樂陪伴計劃”的口號“音樂的世界里,不孤單”為主題,為受到項目支持的兒童青少年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透過畫面聆聽不同孩子的心聲


(資料圖片)

融合畫展由星海音樂廳、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主辦,作品向廣州八家學校和機構征集,呈現了70個有著不同經歷和背景的青少年兒童與音樂、藝術相遇相知的故事。在孩子們的作品里,“音樂”有時是一件樂器,有時是一串音符,有時是形狀各異的線條和重疊的色塊,展現了創作者們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想象力。這些作品令社會大眾得以透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走進這些孩子們的世界,聆聽他們的心聲和故事。

參展的小作者中,大病康復兒童映兒年僅7歲,卻已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考驗。她剛滿4歲突然患病,經歷化療和移植,如今終于可以正常生活、上學。病榻上的時光,音樂和繪畫,陪伴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這次參加畫展的作品《小丑歡樂多》,呈現了映兒內心渴望傳達的歡樂之聲。

油畫《雪村》《夕暮》,一冷一暖,展現了孤獨癥青年森友豐富的感知力和繪畫表現力。自小由奶奶帶大的森友十分樂觀、豁達,在“與時俱進”的奶奶影響下,森友不斷學習,畫得一手好畫,考了鋼琴十級,還熱衷健身。今年,通過愛心企業的支持,森友成功就業,不僅有了一定的收入,還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逐步融入社會。

參展作品《我們從小愛音樂》的作者杜依熳,是音樂陪伴計劃定點結對學校——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小學的學生,這所學校的學生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9歲的依熳愛繪畫、愛舞蹈、愛音樂,是文藝活動積極分子,今年入選了“音樂陪伴計劃·合唱課程”,經過培訓后登上了星海音樂廳的夢想舞臺參加演出。在她的作品中,寄托著長大以后考取音樂學院、用音樂帶給人們快樂的夢想。

藝術是溝通心靈的橋梁

“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繪畫是洞察心靈世界的一扇窗戶。它們都簡單而直接,純粹而富有力量。”策展團隊表示,兩種藝術在為特需青少年兒童帶來美和愉悅的同時,也支持著他們能力的發展。

“音樂和繪畫讓孩子的性格得到完善,情緒也獲得釋放,而且他自己能用藝術填滿自己的時間,提高自主性。” 參展特需孩子迦南的媽媽對于孩子的穩定成長和自立非常滿意。迦南兩歲多時被確診為孤獨癥,目前在特需學校上學的他,除架子鼓外,還學起了鋼琴,參加了融合藝術團。迦南媽媽認為,音樂和繪畫給迦南帶來的是動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耐心:“希望以后通過職業高中的培訓,他能學到一些就業技能。”

另一名參與畫展的特需青年浩浩,他的媽媽很多時候通過畫面了解他的狀態。媽媽透露,兒子很愛畫畫,每天媽媽從他的畫里了解他一天的學校生活,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知道怎么去跟老師溝通,嘗試解決問題。

“融合畫展”還展示了一批五彩繽紛的泥塑作品,作者來自南沙區啟慧學校。南沙區啟慧學校是“音樂陪伴計劃”三所結對學校之一,專業導師定期到學校為孩子和老師們提供音樂療愈和音樂教育,本次的參展作品中,不少就是在這些活動和課程中誕生的。這些小手工看起來簡單普通,但對于心智障礙人群來說非常難。他們使用超輕黏土進行創作,通過抓、握、捏、搓、按、壓、粘等動作,鍛煉手腦協調能力,提升認知水平,進而改善情緒、行為等問題。

相對于無數渴求和需要音樂滋養的孩子們來說,音樂陪伴計劃所幫助到的群體,始終是當中微不足道的極少數。策劃這一公益藝術項目的星海音樂廳團隊深信,樂以載道,借助音樂陪伴計劃,借助這一束城市里的微光,可以為需要支持的孩子們點亮希望。

“孩子們在藝術的啟發下所煥發出的那種生命力,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星海音樂廳主任王冬云表示,作為一個公益文化事業單位,希望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為群眾辦實事,能夠啟發孩子、家長和更多的人走進藝術的世界,一起感受愛與美,播撒愛的種子。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