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擬建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

2022-05-21 05:39:46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改造提升生活垃圾轉運站,是破解廣州市部分區域垃圾壓縮轉運能力不足困局的必然要求。以越秀區為例,越秀區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1300噸,但全區每日收集、壓縮、轉運處理能力僅為600噸左右,存在較大缺口。

記者從廣州市城管局獲悉,目前廣州市城管局正在推進環市中路和中山一路立交西側地塊規劃調整及用地審批工作,并在越秀區先行建設1座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解決越秀區垃圾收運矛盾突出問題,并通過試點示范,逐步推廣至其他區。

資料顯示,擬建垃圾轉運站選址遠離居住區、辦公區、商業區的地塊,采用地下建設模式,減少鄰避問題。大型轉運站建成后,適時對該區的12座小型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進行關停,并逐步取消和拆除385座生活垃圾收集站(點),進一步優化主次干道和內街巷的城市環境從根本上解決環衛設施鄰避問題,提升廣大市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促進整體環境品質提升。

根據計劃,廣州計劃先利用環市中路愛爾眼科醫院西側地塊,建設一座日轉運能力約800噸的地下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擬建生活垃圾轉運站的環市中路地塊位于環市中路北側、解放北路東側,用地面積約34900平方米,現狀東邊為愛爾眼科醫院(臨時建筑),西邊為園林綠地(用地面積約12663平方米)。

修建生活垃圾轉運站,要綜合考慮地塊面積、鄰避問題、交通便利度等多重因素。此前,相關部門已經對該地塊開展建設選址可行性論證。據介紹,按照國家《環衛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的有關要求,該地塊12663平方米的用地面積,能夠滿足建設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需求,且該地塊位于廣州花園邊上,遠離居住區、辦公區和商業區,對市民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小,有效避免鄰避問題發生,符合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選址要求。

交通便利度決定了垃圾運輸車輛是否能夠快速出入,該地塊西臨解放北路、南臨環市東路,周邊交通便利,上述道路均為雙向2車道以上,能夠滿足垃圾運輸車輛通行及運輸要求。此外,從全區的維度考慮,該地塊位于越秀區西北部,按照加權平均法則,全區18個街道產生的生活垃圾在此地塊轉運最經濟。同時,該地塊距離蘿崗福山循環經濟園區約35公里、距離李坑循環經濟園區約20公里、距離興豐垃圾填埋場約33公里,單程能夠節省運距約5公里。

2022年3月,廣東省地質建設工程勘察院完成了該地塊地質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工作,明確提出了該地塊地質適合建設地下生活垃圾轉運站。目前,廣州市城管局正組織開展地塊控制線詳細規劃調整工作,將公園綠地調整為公園綠地兼容市政環衛設施建設用地。

據介紹,通過實地調研,目前,相關部門也已經明確建設模式和垃圾轉運方式。目前廣州市已全面啟動了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為建設地下大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提供了用地需求,擬建的環市中路垃圾轉運站將采用地下建設方式,并且采用夜間轉運模式,將大大減少投訴和交通擁堵問題。

根據計劃,該地下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建成后,越秀全區垃圾(包括北京路商圈)全部進站壓縮轉運,將取消和拆除路邊385座生活垃圾收集站(點),進一步優化主次干道和內街巷的城市環境,同時現狀小型垃圾轉運站可根據實際情況改建為環衛工具房、環衛驛站等環衛設施,必將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近年來,廣州城管部門加快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新建和改造提升工作。除了環市路的生活垃圾轉運站,目前,廣州市還計劃在越秀區中山一路立交西側地塊建設1座生活垃圾轉運站,不過目前該項目的建設仍在協調規劃和林業園林部門開展用地及規劃調整工作。

資料顯示,中山一立交西側地塊約3683平方米,現狀地面為城市口袋公園,地下為廢棄地下停車場。2021年以來,市城管局會同越秀區政府和越秀區城管局多次到現場查看,擬利用該地塊地下空間建設一座地下式3至4廂垃圾壓縮轉運站,解決越秀區東部片區生活垃圾壓縮中轉問題。目前,越秀區城管局擬定了初步方案設計,總建筑面積10428平方米,地面層為智能調度中心和口袋公園,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為生產區,采用水平垃圾壓縮機共6臺,地下三層為垃圾壓縮產生的污水處理區。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賈政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