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摩電頭盔佩戴率較整治前提升62.4%;重點路口交通守法率較整治前提升31.5%;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7.1%;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零發生”……
自2021年3月1日部署開展為期300天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以來,廣州市黃埔區各部門、各街鎮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部署,取得了“六個持續”階段性成效,營造了更安全、更有序、更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關鍵詞:共建共治
黃埔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大整治行動,作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專題研究、掛點督戰,成立了由分管交通、公安工作的區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工作機制、支撐保障等方面,動員全區力量打好“管、防、治、建、智、宣、優”的整治“組合拳”。
黃埔區從相關部門抽調專業力量組建大整治工作專班,建立“會商、考核、督辦、通報”四大機制,實行每周一通報、每月一調度,以問題定責任清單,全面壓實責任鏈條。
由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黃埔公安牽頭組織了800余人召開大整治誓師大會,參戰隊伍直奔全區各社區、重點路段、交通黑點,整治不戴頭盔、逆行、闖紅燈、超載等“五類車”交通違法行為,形成常態集中整治機制,構建了“全區動員、全民參與、全警參戰”的綜合治理新格局。
關鍵詞:網格整治
為解決道路交通治理多頭管理、資源分散等問題,黃埔區建立了“以公安和各街鎮為主力軍、其他相關單位全面參與”的網格化執法整治工作機制,各街鎮整合轄區派出所、交通、城管、住建、志愿者等力量,圍繞重點違法和重點路段、區域,實施全覆蓋整治。以全區為大網格,以17個街鎮為小網格,每個小網格劃分若干重點區域、路段、路口,責任到人,包干管理,形成了工作在網格單元落實、問題在網格單元化解、成效在網格單元顯現的良好局面。
經過300天的整治,全區重點路口交通守法率、摩電頭盔佩戴率較整治前分別提升31.5%和62.4%,在全市各區排名前列。
關鍵詞:源頭治理
黃埔區交通、公安、城管、應急等部門緊盯重點車輛、重點企業、重點路段,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強化風險源頭防范。
強化貨運車輛源頭監管,綜合采取聯合約談、聯合懲戒、曝光等措施,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在建工地制定安全防護方案并安裝車輛進出口視頻監控設備,依法查處黑榜企業、高危企業,嚴查違規超載超限貨運車輛,清理逾期未檢驗、未報廢車輛。
強化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源頭監管,建立完善車輛技術標準及行業規范、企業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建筑廢棄物處置智慧監管項目建設,常態化開展建筑廢棄物違法處置專項整治,依法立案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行為。
強化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源頭監管,堅持執法查處和宣傳教育并重,進一步規范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管理,查處摩電交通違法行為同比上升101.2%,暫扣“五類車”同比上升50.9%;積極推進電動自行車線上、線下銷售企業全面落實“帶牌銷售”,對全區在冊電動自行車銷售場所進行全面核查清理,依法查處銷售不合格電動自行車產品等違法行為。
關鍵詞:嚴管嚴治
黃埔區進一步加大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全區交通違法行為查處量同比上升25.5%,查處農村地區交通違法行為同比上升40.7%,持續保持嚴管嚴治態勢。
黃埔公安對近年交通事故進行了細致分析,成立打擊整治酒駕專業隊,緊盯涉酒事故多發路段及酒后駕駛多發的涉酒場所,查處獲涉酒駕駛案件同比上升67.8%。
黃埔公安會同交通、城管等部門依法嚴查超載超限等交通違法行為,查處“泥頭車”交通違法行為2.9萬宗,查處貨車超載違法行為2534宗,并依法打擊一批駕駛普通貨車運送煤氣罐(汽油)等違法犯罪嫌疑人,形成了有力震懾。
關鍵詞:夯實基礎
群眾所期盼的,就是黃埔區道路交通治理的方向。針對群眾關注的交通設施、交通擁堵等問題,黃埔區大整治辦、預聯辦、住建局聯合各街鎮開展了專項大排查,共排查、整改各類突出隱患1156處,全區共新增31個路段25.749公里護欄分隔非機動車道,建設力度位居全市各區前列;共完成18個點位的“雙微改造”、32個重點路口整改治理,新建改造港灣式公交站點4個,新投用便民服務車9條,努力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深入推進交通安全勸導點、宣傳點建設,在各街鎮全面設置“五選一”交通安全教育點,推動大中型企業成立交通安全勸導站,研發“黃埔共建”交通勸導小程序,云埔街新東社區和廣州市安誠達運輸有限公司榮獲“廣東省交通安全示范單位”稱號,華南師范附屬外國語學校少年交警隊獲省公安廳交管局表揚,打造了夏港街、九佛街、新龍鎮等重點路口路段整治示范點,充分發揮了交通安全群防群治作用。
關鍵詞:立體宣傳
黃埔區積極打造立體化、多維度、全覆蓋的交通安全宣傳矩陣,組織開展了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整治、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等一系列主題宣傳,向全區廣大干部職工、團干團員、婦女兒童發出“五封信”,強化示范引領作用。
黃埔區大整治辦、預聯辦與全區物業管理、物流寄遞等行業協會及各街鎮群防群治隊伍建立了協調聯動機制,組織社區、學校、外賣企業、快遞企業、旅游巴士公司、公交客運公司等重點群體開展交通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針對轄區外賣、快遞行業車輛的交通違法現象,及時約談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不斷提升企業員工交通安全意識。
依托新媒體平臺,共開展各類線下宣傳教育活動2.1萬次場次,派發各類宣傳單張25萬余份,通過“兩微一抖”發布宣傳信息5227條,聯合主流新聞媒體策劃推出了一系列新聞報道,營造了安全文明出行的濃厚氛圍。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斌 通訊員:黃警訊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