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著名冷凍食品交易集散地,廣州番禺大羅塘區域分布著眾多冷庫,其中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2個,每日接受港口碼頭進入國內市場的進口冷凍食品約2000噸,占廣州全市70%。
疫情防控背景下,對于超大城市廣州來說,大羅塘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責任重、壓力大。
當一箱箱冷凍食品進入國內市場后,經多層級批發商流轉,來到終端超市、市場檔口和餐飲單位,如何在流轉中確保安全呢?
近日,記者深入現場采訪了解到,當一箱箱冷凍食品從進入廣東境內那一刻起,一個名為“冷庫通”的平臺就在全程跟蹤監管了,進口冷凍食品需要在這里錄入資料獲得“出生證”,開始省內市場的流通,每一環節都被記錄,做到全鏈條安全監管、科學精準溯源,消費者也可以輕松掃碼了解所采購進口冷鏈食品的“前生今世”。
進口凍品的“碼上”之旅
“現在有了‘冷庫通’,每批進口冷鏈食品可以說從‘出生’到‘結束’整個鏈條都有跡可循了……”在番禺區大羅塘,廣州源冰興食品有限公司老板韓永銘輕輕點擊展示手機上的冷庫通,眼前一箱凍帶骨雞全腿的全部身份和流通信息跳了出來。
“這一批雞全腿凍品從巴西啟運,在鹽田口岸入境,入境時間為2021年11月18日,進口數量為27525千克。隨后進入大羅塘一家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冷庫,后經一家批發公司流轉,我們公司從中進了部分貨,接下來將分銷給番禺區內各農貿市場檔口。”韓永銘說,冷庫通為每一批進口冷凍食品賦碼,做到了檢驗檢測、市場準入、商品流通全程可溯源,下游檔口從公司每次拿貨,信息都要錄入上報。
韓永銘的食品店在大羅塘經營10多年時間了,每日銷售進口冷凍食品半噸、國產冷凍食品1噸,進口冷凍品主要包括了雞和豬相關冷凍產品,包含雞腳、雞爪、雞全腿、雞中翼;豬排骨、豬肩小排等20多個小品種。
據了解,“冷庫通”平臺運用區塊鏈、大數據、AI圖像識別等技術,建立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體相結合的系統化創新工作機制,結合“互聯網+”采集上報的推廣摸式,落實貯存者及企業經營商品貯存信息上報責任。
與商家端口不同,監管端的“冷庫通”可以看到更加詳細和全面的信息,“包括了每一家冷庫的出入庫統計以及監督檢查,通過靶向監管查詢每一批進口冷凍食品的來源、去向。”番禺區市場監管局食品銷售科科長譚曉雯告訴記者。
譚曉雯表示,經營戶在購進進口冷鏈食品時,要向上游供應商索取“五證”(進口貨物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消殺報告、廣州市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并兩日內在“冷庫通”中及時準確上傳貨物來源、去向、數量、位置等關鍵數據及相關證明文件,在商品外包裝或銷售的顯著位置張貼或擺放“冷庫通”中自動生成的“隨附追溯碼”,鼓勵消費者使用掃碼查詢功能。通過“冷庫通”的信息上報,打通港口碼頭——集中監管倉——首站冷庫——終端冷庫——消費終端五個節點,構筑集中監管倉和冷庫全覆蓋兩道防線,實現了追溯信息全面貫通,口岸集裝箱閉環管控,首站信息精準鎖定,追溯信息規范錄入,陽性排查一鍵查詢全鏈呈現,疫情防控措施環環相扣,確保“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確保疫情防控決策數據的“快、準、實”為疫情防控爭取寶貴時間。
對于冷庫和商家是否按要求通過冷庫通上報數據,番禺區市場監管局不斷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溯源抽查行動,執法人員通過隨機抽查進口冷鏈食品批次貨物的方式,檢查“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零售商→使用終端”全鏈條是否均已在“冷庫通”系統錄入產品流向,確保進口冷鏈食品經營鏈清晰不“斷鏈”。
進口冷鏈品最后流向終端消費市場。記者在番禺南村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冷鏈品銷售區每批貨品展示“隨附追溯碼”。
“信息一目了然,消費者才有信心。”譚曉雯表示,對市民來說,冷庫通可以讓其知悉所選購的進口冷鏈食品是否具有合法來源、是否已經經過核酸檢測以及消毒。市民在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候,可以掃描相應的“隨附追溯碼”,查看區塊鏈凍品溯源信息,比如凍品原產國、生產批號、保質期市場、經營者以及“五證”信息等等,從而做到安心消費。
“過去對進口凍品監管主要靠臺賬,監管比較困難。有了冷庫通,提高了監管的效能,特別是可以做到全量數據一鍵排查、精準定位,實現涉疫食品24小時快速應急處置,全鏈條跨業態閉環追溯,同時,冷庫通還規范了市場,提振了消費信心。”番禺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表示。
全國進口凍品批發交易地坐落番禺
番禺大羅塘地區是全國進口冷鏈食品批發交易集散地,番禺區現有2個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都分布在大羅塘,進口冷鏈食品每日吞吐量接近2000噸,主要從深圳、南沙、番禺等口岸入境。
走在大羅塘銀建路上,冷鏈品貿易批發銷售公司一家挨一家,商鋪招牌上寫著“南美牛肉”“澳洲牛肉”“國產豬副”“一站式找齊好肉”等等字樣,大小冷藏車穿梭而過,一派繁忙景象。
沙頭市場監管所副所長鄒志明表示,1996年,銀建路上禺山冷庫A庫建成,周邊大小冷庫、冷鏈品貿易公司開始集聚,“國內很多凍品交易公司都有經紀人在這里駐點,以便掌握市場行情。很多交易不是實際發生在這里,但是貿易公司在這里,這里也就逐漸成為全國冷鏈品貿易批發的信息中心。”
目前,大羅塘地區有1000噸以上的冷庫18家,小型冷庫255家,“大羅塘銀建路上除了幾家士多店,都是凍品批發貿易公司。”鄒志明說。
由于大羅塘的存在,番禺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壓力巨大。番禺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比廣州其他區,番禺區的進口冷鏈食品呈現出交易量大、流通鏈條復雜、經營業戶數量多、經營業態種類多等特點。數據顯示,目前,番禺區共有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近1000家,涵蓋生產企業、倉儲服務單位、商超超市、零售店、農貿市場檔口、貿易公司、餐飲單位、電商配送平臺等多種業態。
硬核監管:
“件件采樣、件件消毒”,輸出“番禺標準”
“番禺是全市進口冷鏈食品防疫工作主戰場,進口冷鏈食品目前的風險重點在于國外疫情形勢十分嚴峻,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境內,搬運工人、加工工人、市民群眾等人群在接觸到受污染的進口冷鏈食品時可能會引起疫情。”番禺區市場監管局人員表示,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戶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個別經營戶存在僥幸心理,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重視、不到位。番禺區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數量多、交易量大、流通鏈條復雜,為日常監管工作的創新性、持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了做好番禺區特別是大羅塘地區進口冷鏈品的市場監管工作,番禺區探索建立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嚴把進口冷鏈食品源頭關。在全市率先創新設立11個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并在2021年8月5日按照市的統一要求提檔升級為2個,引進六面外包裝自動消殺流水線設備,設置冷庫“三區二通道”,在采樣、消殺區域安裝監控設備,實現智能化視頻監管。
同時,番禺區市場監管局組建大羅塘駐點團隊,聘請20多名駐點人員,實現對進口冷鏈食品“件件采樣、件件消毒”。此外,參照隔離場所管理模式,番禺區組建2個集中監管倉工作專班,抽調2名處級干部擔任班長,每個工作專班下設5個工作組,抓實抓細疫情防控措施,嚴防疫情輸入。
番禺區還發揮區冷鏈食品行業協會橋梁溝通和協查協管作用,組織起草團體標準《防控新冠疫情進口冷鏈食品出入庫管理規范》,詳實規定進口冷鏈食品的來貨卸運、采樣消毒、入庫儲存、憑證出庫等管理要求,并對冷庫經營單位每日班前會、從業人員健康防護、冷庫環境清潔消毒、各類臺帳建立管理提出了細化規定,并于去年3月22日發布全省首個關于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團體標準,通過標準引領提升冷鏈行業規范管理。“通過消殺等標準化操作流程,將疫情通過冷凍食品外包裝形式輸入的風險降到最低,有效防范輸入型新冠病毒的傳播,并進一步增強行業的自信心,使更多的企業、行業受惠。”
溫馨提醒:市民選購進口冷鏈食品要注意什么?
目前,在番禺區生產經營的進口冷鏈食品,均需隨附“五證一碼”“四證一碼”流通,確保來源合法、業經檢測消毒,保障群眾安全。
番禺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表示,消費者在采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注意避開人流密集場所,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進行采購。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不購買野味。
在購買冷鏈冰鮮的食品時要注意查看食品的產地來源、生產日期、保質要求、進口食品檢疫等信息,不要采購來歷不明的食品。可通過手機掃隨附追溯碼查詢產品的來源信息,了解清楚后進行選購。同時,遵守屬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習慣。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肖桂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