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醫生,我不小心吞了一把梳子,能不能趕緊幫我取出來?!”聽到這句話,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醫生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這事不久前真的就發生在李小姐(化名)身上!
酒后催吐,誤吞下一把梳子
1月2日晚,李小姐與親友相聚,吃夜宵小酌幾杯后回到住所感覺不適,順手拿起一把酒店的一次性梳子當“壓舌板”想催吐,不料不僅沒吐出來,反而不小心把梳子吞了下去!李小姐趕緊到附近醫院就診。但梳子是塑料的,在CT檢查下無法顯影,而當時已是節假日凌晨,附近醫院無法進行內鏡操作。
第二天上午,李小姐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接診的醫生宋磊為她做了腹部平片檢查,但仍然無法判斷塑料梳子在她體內的具體位置。考慮到梳子較大,無法自行排出,急診科立刻聯系該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嘗試通過胃鏡取出。
內鏡手術取出約17厘米長梳子
“因為梳子較大,且吞下去的時間距離就醫時間不長,所以我們初步判斷,大概率在胃里面。而胃在排空狀態下,胃底至幽門最長直徑10厘米左右,一把梳子橫在胃中,CT又無法顯影,只有通過胃鏡探查并嘗試取出。”接診的廣醫三院消化內科醫生青青介紹說,手術具有一定的難度和風險。因為梳子有齒,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十二指腸球部穿孔;另外,要取出梳子需經過狹窄的胃賁門,處理不當也易引起賁門撕裂;而梳子最后從喉部取出時,需要擴大狹窄處弧度,否則也可能引起粘膜損傷出血,嚴重時甚至可引起誤吸窒息。
與李小姐充分溝通后,在手術室、麻醉醫師的密切配合下,廣醫三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醫護人員為她進行了全麻下胃鏡取異物手術。
手術中,胃鏡進入胃內,同時充氣擴大胃腔。所幸梳子邊緣光滑,胃粘膜未發現明顯出血,十二指腸球部未發生穿孔。術中,醫生用鉗子先撥動梳子尋找合適角度,再用圈套器套住梳子頂端,讓它跟賁門平面保持垂直,隨后充氣擴張食管,輕柔地、緩慢地把梳子帶出來。
醫生手繪梳子在胃里的狀態(左)和手術過程示意圖(右)。
廣醫三院消化內科醫生為患者實施胃鏡取異物手術。
在廣醫三院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梳子順利地取出來了。經測量,取出來的梳子尺寸約17厘米*3厘米。術后,李小姐接受了抗感染治療和護胃藥物治療,當天就順利出院了。
當天術中胃鏡下可見梳子。
成功取出的梳子。
醫生提醒:誤吞異物應及時就醫
“消化道異物較常見,特別在兒童群體時有發生,但誤吞梳子,如此長的異物在臨床確實不多見。”廣醫三院消化內科醫生青青提醒,如果不慎誤吞異物,不要盲目通過喝醋、吞米飯等將異物硬吞下去。尤其是牙簽、魚骨等尖銳的異物,可能會移動位置,易刺破食管壁、胃部甚至腸道,進而引起局部炎癥,損傷和炎癥未及時處理,進一步擴大可引起縱隔炎、肺部感染或食管氣管瘺等并發癥,嚴重的或可危及生命。所以,建議誤吞異物后及時就診,由醫生判斷和確定恰當的治療方式,盡量確保安全。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王慧、白恬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