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港鐵路正式開通!陸海聯運打通“雙循環”任督二脈

2021-12-31 20:13:56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12月31日,隨著首列海陸聯運班列從廣州南沙港駛出,廣州南沙港鐵路暨廣州大田鐵路物流基地(廣州國際港)正式開通。

廣州南沙港鐵路建成將構建港口、鐵路多式聯運貨運新體系

廣州南沙港鐵路為國家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時速120公里,正線全長88公里,線路自廣珠鐵路雅瑤所引出,途徑江門、佛山、中山、廣州4市,終至南沙港區,新建車站8座,其中萬頃沙站(預留)、南沙港站、南沙港南站具備貨運功能,棠下站、均安站、東鳳站、南沙站具備客運功能,黃圃站同時具備客貨運功能。

廣州南沙港鐵路作為珠三角西部重要貨運通道,是廣州市牽頭建成首條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自貿區的客貨雙線鐵路,也是貫徹國家“藍天保衛戰”“公轉鐵”戰略的重要舉措。廣州港(南沙港)是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和國際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港口第四,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港口第五。廣州南沙港鐵路的建成開通將打通海鐵公聯運“最后一公里”,直接服務于南沙港區集疏運和臨港產業,對于建設以南沙港為核心的陸海聯運大通道、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建設南沙自貿區、提升廣州航運樞紐功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廣州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后,全線預測至2025年貨物發送量將達2070萬噸/年、到達量將達1150萬噸/年。其中,集裝箱以南沙作業區的外貿集裝箱為主,主要承擔西南、中南地區外貿集裝箱集疏運;糧食以發送為主,廣東是我國糧食調入量最大的省份,南沙港區建有華南地區最大的糧食物流節點,外貿進口的大米、大豆將主要通過南沙港區疏運;鋼鐵以到達為主,沿線地區加工制造業發達,家電及鋁材加工業需消耗大量的家電板材和鋁材,另外沿線輸出汽車板,供應日系汽車制造商。從南沙港碼頭開行直達歐洲的貨運班列,可以大幅提升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產業物流成本,充分凸顯南沙港海鐵聯運物流樞紐地位。

廣州國際港開通后將有力促進廣州鐵路物流高質量融合發展

廣州大田鐵路物流基地是全國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也是華南地區最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該基地正式命名為“廣州國際港”。廣州國際港位于白云區江高鎮緊鄰江村編組站,分為南北兩大片區。南區布置到發場、綜合貨場和冷鏈作業區,北區布置集裝箱作業區、特貨作業區和海關監管區,占地2717畝。項目于2018年動工建設,經過了廣州和廣州局集團的共同努力,達到開通條件。

廣州國際港具有以下服務功能:一是“一帶一路”物流的橋頭堡,預計項目至2025年集裝箱貨物發運量將達1040萬噸/年,同時開行中歐、中老等專列,顯著改善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鐵路貨運質量。二是珠三角新型一體化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的核心平臺。項目以多功能鐵路貨運為基礎,配套多式聯運、倉儲、電商分撥、冷鏈、展示、口岸等多種綜合性鐵路物流服務。三是優化廣州鐵路樞紐貨運布局,廣州國際港站作為一級鐵路貨運樞紐建成,極大促進了廣州鐵路貨運水平。四是實現貨物在海港—鐵路—陸港間的快速流通,廣州國際港經廣珠鐵路聯通廣州南沙港鐵路銜接廣州港,有利于提高集裝箱“海鐵聯運”比例,促進廣州鐵路物流高質量融合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申卉、徐雯雯 通訊員 穗發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