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重生“心”路:每一步都走對了,每一處都獲愛的支持

2021-12-25 11:25:16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這是一場重獲“心”生之旅,近3個月來,廣西12歲女孩小美(化名)被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功能一路直線下降,四次發作致命的阿-斯綜合征……記者12月24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在該院醫護人員與死神搏斗,多次從鬼門關搶救回小美的生命,為她贏得心臟移植的寶貴時間。

在該院心血管兒科、心臟外科、器官移植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的聯手保駕護航下,小美成功地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

如今,小美不僅恢復了健康,更懂得珍惜生命,將兩個家庭的愛不斷傳遞下去。她告訴醫生,自己要努力學習,今后也要當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

醫生們表示,小美最終能夠獲救,可以說“每一步都走對了,每一處都得到愛的支持”。在醫務人員全力施救的同時,小美的父母寧愿賣掉房產也絕不放棄她,加上愛心人士的慷慨捐獻和慈善機構的及時救助,最終為她在絕境中開辟出一條重生“心”路。

花季少女突發胸悶、嘔吐,心功能僅是正常人的1/3

12歲的小美今年讀初二,正值花季。平時活潑可愛、努力學習的她在家長眼中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然而,在2021年9月底的一天,命運卻跟小美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小美突然感覺胸悶不適,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在當地醫院就診后,醫生考慮為急性胃腸炎,并給予對癥治療,但小美的狀態并未好轉,甚至出現了全身浮腫、沒有食欲的新癥狀。小美的父母意識到情況不妙,急忙帶小美來到廣西南寧的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小美的心臟明顯擴大,且跳動極差,建議到上一級醫院治療。

于是,小美和父母連夜坐火車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兒科學科帶頭人王慧深教授經過詳細的問診和體查,考慮小美處于急性心功能衰竭狀態,需緊急入院處理。“孩子的爸爸深深感動了我:我告訴孩子病情的嚴重性,他馬上回答’我回去賣房子(籌錢)救孩子!’”王慧深教授回憶當時的情形十分感慨。

心兒科主任覃有振教授(見上圖)介紹,孩子入院后,醫護團隊立即為小美安排監護治療,完善心臟彩超等相關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小美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且心跳非常乏力,左室收縮功能只有20%左右,是正常人心功能的1/3。即使是平臥在床上,小美也會出現頭暈、胸悶等癥狀,需要半臥位才相對舒服。

四次發作阿-斯綜合征,醫護從死神手中搶生命

據心兒科巴宏軍醫生介紹,考慮到小美病情危重,心兒科醫護人員給予了多種血管活性藥進行治療,但小美的心功能并無明顯改善,她開始出現阿-斯綜合征,即突然心律失常、心室顫動,胸悶、氣促明顯,緊接著大叫一聲、失去了意識。面對急速惡化的病情,醫護人員立即幫小美采取心肺復蘇、電除顫等急救措施,所幸,小美的意識逐漸得到了恢復。

“小美的癥狀是心血管重癥病人經常出現的危急情況,是一種心臟功能極差的表現。”覃有振教授表示,該病的搶救難度大、死亡率高。病人往往送不到醫院,生命就面臨凋亡。

第二天早晨,兇險的阿斯綜合征又一次襲來,小美在翻身起床時再次發病,隨即被轉到心兒科重癥監護室搶救。之后,小美還接連出現了多次阿斯綜合征,醫護人員與死神頑強搏斗,最終保住了她的生命。

考慮到小美病情極其危重,心兒科立即邀請了經驗豐富的心臟外科主任吳鐘凱教授參與會診。吳鐘凱教授(見上圖)認為小美必須盡快進行心臟移植才能挽回生命。

“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發病后的生存時間十分有限,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其實,他們可以通過心臟移植獲得根治。”覃有振教授和吳鐘凱教授表示,然而,由于供心的短缺,也由于家長對此缺乏了解,有很多孩子沒有等到心臟移植的機會,就遺憾地離開人間。

慈善基金助小美重獲新“心”

小美父母聽說孩子還有心臟移植的一線希望,很是激動,立即決定為孩子做心臟移植,心臟外科移植團隊成員馬上到中國器官移植分配平臺進行緊急申請心臟供體,盼望著那個合適的心臟出現。

“我們盡管家庭條件不好,但只要有一線生機,我們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拼盡全力去救她。”孩子的爸爸向醫生表態。

然而,小美的醫療費仍有缺口,看到一籌莫展的小美爸爸,心臟外科吳鐘凱教授想到了慈善基金“心的希望”。

兩年前,中山一院心臟外科主任吳鐘凱教授、副主任姚尖平教授與慈善基金“心的希望”展開緊密的聯系,為貧困患兒提供醫療、手術費用的資助。迄今為止共計成功資助了近20個小孩。

由于小美的情況非常特殊且時間緊迫,心臟外科積極地與慈善基金“心的希望”溝通,在各方的努力協調下,“心的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對小美的資助,為小美家庭解了燃眉之急,助力心臟移植術順利進行。該案例也是“心的希望”迄今為止資助金額最多的案例。

57天等來供體心,多學科實施心臟移植完成生命傳遞

眾所周知,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心臟移植受限最大,因為供體心臟非常少,且兒童更少,還受限于年齡、體重匹配等條件。

在等待供心出現的日子里,心兒科醫務人員給予了小美最無微不至的關愛,盡最大努力維護小美脆弱的心功能。功夫不負有心人,57天后,小美幸運地獲得了由愛心人士捐獻的與她匹配的心臟,生命的希望之光被再次點亮。

中山一院緊急組織了全院大會診,集中心兒科團隊、心臟外科吳鐘凱教授、器官移植科傅茜醫生、麻醉科陳宇醫生、體外循環科主任榮健教授、石寒醫生、手術室醫護人員等多學科專家力量,詳盡擬定診療計劃及手術流程。

12月8日,吳鐘凱教授在全麻下順利為小美進行了同種異體原位心臟移植術,在圍手術期全過程中,醫護人員都進行了嚴密監護。

術后,小美恢復很快,當天就撤離了呼吸機,她非常珍惜這次重生的機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各項恢復訓練。在心兒科、心臟外科、器官移植科等科室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小美順利度過了感染關、排斥反應關,現在已能下床自主活動,將安排擇期出院。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彭福祥、梁嘉韻、賴一琳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