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淮安一名5個月大的嬰兒被爺爺奶奶裹了8件衣服和2層厚被子,患上了捂熱綜合征,送醫時體溫超高且明顯脫水。醫生介紹,捂熱綜合征嚴重者會并發呼吸衰竭、腦水腫等多臟器功能衰竭。嬰兒的體溫較高,不要用大人思維去判定孩子冷不冷。
捂熱綜合征
嚴重的可威脅寶寶生命
無獨有偶,剛滿半歲的女嬰朵朵,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特別是朵朵奶奶,生怕孫女凍著、餓著,寸步不離地照顧著她。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朵朵也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冬天。朵朵奶奶擔心寶寶天冷著涼,即使在有暖氣的屋子里,也要給她穿上厚棉衣。一天下午,朵朵午休后醒來,奶奶發現她渾身都是汗,還伴隨口吐白沫和抽搐等癥狀,急忙將她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后表示,根據孩子的狀況,考慮是捂熱綜合征。好好的咋會得這個病?
河南省兒童醫院NICU護理專家蔣名麗解釋,捂熱綜合征多見于一歲以內嬰兒,尤其是未滿月的嬰兒。
一些擔心寶寶受涼的家長,總是將孩子裹得里三層外三層。殊不知,嬰兒年齡小,大腦發育中樞及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保暖過度或捂悶過久,很容易大量出汗、丟失體液。同時,血容量快速減少,對氧氣的消耗明顯變大,從而導致缺氧、高熱、脫水現象,嚴重的還會并發呼吸衰竭、腦水腫等多臟器功能衰竭。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捂熱綜合征的高發期,家長發現寶寶出現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面色蒼白、哭聲低弱等癥狀時,應提高警惕。
觸摸后脖頸
可判斷寶寶冷熱
家長如何判斷寶寶冷熱?蔣名麗表示,可以觸摸寶寶的后脖頸。
部分家長發現寶寶的手腳涼就認為寶寶冷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嬰幼兒的末梢循環差,所以手腳容易冰涼。如果后脖頸摸起來溫熱,說明衣服穿得很合適;后脖頸發涼,說明衣服穿少了;后脖頸出汗了,說明穿得過多。摸后脖頸也有講究,家長別摸露在外面的地方,要摸被衣服覆蓋的地方。
如果寶寶已經可以進行語言表達,對冷熱有明確的感受,也可以直接詢問寶寶,再適量增減衣物。
家長在給寶寶增減衣物的時候,要一層一層地來。最里層,穿透氣排汗的貼身衣物;中層,穿保暖效果好的衣物,如毛衣、針織衫等;最外層,可穿防水、防風的外套。衣服這樣一層一層地穿著,可以讓衣服之間的空氣更好地流通。不論冷了還是熱了,穿脫衣服也方便。
“推薦將24℃作為一個增減衣物的衡量標準。在低于24℃的氣溫下,一歲以內的寶寶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一歲至三歲的寶寶和大人穿差不多的衣服;三歲以上的寶寶可根據他們自己的想法或實際需求適當為其增減衣物。”蔣名麗提醒。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