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羊城慈善月”暨第六個“中華慈善日活動啟動儀式-市區慈善會微心愿認領儀式”。
微心愿善暖萬家項目受助人
市民點贊肯德基食物銀行慈善空間。
數說
廣州慈善榜單已有5年歷史
累計收錄了1851個慈善捐贈單位
1140位慈善捐贈達人
成百上千個社會組織和優秀慈善項目
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疫情防控、防汛救災……2021年,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正是來自廣州的社會多方愛心匯聚合力,或社會創新,或捐錢出力,讓慈善融入日常,讓公益照亮生活,讓“人人慈善為人人”成為美麗羊城的新風尚。每一道善意的軌跡延展開來,繪鑄出每個市民具體而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善城廣州的故事,將在年底推向更高潮。
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廣州市慈善會聯合主辦的2021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影響力暨公益慈善盛典即將舉行。此次活動將延續往年傳統,通過發布2021年度“廣州慈善榜”、2021年度社會責任影響力企業榜等雙榜,以及多份相關專業報告全面展示廣州乃至大灣區的慈善事業發展全景。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雙榜單+N報告”緊密結合“匯聚灣區善舉,助力共同富裕”的主題,活動影響力在大灣區“9+2”城市的基礎上大范圍拓寬,值得多方期待。
廣州慈善榜:新增兩大榜單,反映慈善事業新趨勢
今年8月,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主題是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會議特別提到,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
在廣州這座慈善之城,參與公益慈善的方式日漸多元。有慈善達人投身慈善事業不遺余力,有慈善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公共議題,還有慈善組織探索社會創新。在洪澇災害現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土地上,每一份善舉匯集起來,都是改變的力量。“廣州慈善榜”數據表明,廣州慈善在第三次分配時所發揮的作用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是從2017年廣州市推行“羊城慈善為民”行動,著手創建全國“慈善之城”以來,慈善捐贈數額、人次逐年上升,充分體現慈善事業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已有5年歷史的廣州慈善榜單累計收錄了1851個慈善捐贈單位、1140位慈善捐贈達人以及成百上千個社會組織和優秀慈善項目。”廣州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2021年度“廣州慈善榜”雖然和往年一樣分設“廣州慈善捐贈榜”“廣州慈善影響力榜”和“年度慈善致敬人物”,但具體榜單有所增加,體現廣州公益慈善發展的新趨勢。其中,今年“廣州慈善捐贈榜”除包含“廣州慈善單位捐贈榜”和“廣州慈善達人捐贈榜”外,還新增了“廣州社會組織捐贈收入榜”,體現對社會組織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性的鼓勵與支持。
“廣州慈善影響力榜”中,“廣州慈善項目影響力榜”征集范圍得到進一步拓寬,并命名為“廣州慈善項目/慈善信托影響力榜”,將篩選在廣州地區民政部門備案、獲得較好社會效應的慈善信托。除新增慈善信托的內容外,“廣州慈善影響力榜”還新增了一具體榜單——“廣州慈善社區影響力榜”,將篩選社區內有注冊或住所在本社區且較好發揮作用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或設有社區慈善基金且運作規范;有運作時間超過2年的慈善項目且成效明顯的。
廣州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從大量的數據和故事中找到廣州慈善事業發展的“密碼”,在接下來的征程中,進一步撬動人人慈善為人人的慈善熱情,廣州還將發布2021廣州慈善榜研究報告,為幫助更多城市培育慈善氛圍,為推動慈善事業更好發展提供“廣州經驗”。
社會責任影響力企業榜:探索商業向上向善之路
11月12日,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表示,“隨著我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和更多的人富起來,加上國家激勵政策的完善,我國的公益慈善事業將會迎來一個大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共同富裕正不知不覺成為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共識。然而,在具體實踐中,在商業市場取得卓越成就的企業家們能否在“社會責任”的新賽道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向善”之路,同樣值得社會多方思考。如今,在這個問題上,企業慈善正在經歷顯而易見的轉型。
如今,越來越多企業將社會責任從“活動”向“戰略”轉型,從傳統的捐贈出發,開始探索商業與公益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向上,也向善。緊跟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向和未來,2021年度社會責任影響力企業榜通過“定量+定性”的大數據分析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企業社會影響力總體情況,根據評價指標對大灣區企業狀態數據全方位抓取,對大灣區企業(重點是廣州地區企業)相關評價數據進行數據搜集和集成處理,選出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領先的企業,并通過引領示范作用,幫助企業家們在“社會責任”的新賽道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向善”之路。
榜單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還將在深入研究政策資料和對指標數據分析、挖掘的基礎上,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報告》,探尋公益和商業的融合模式;思考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人們如何實現價值共贏,實現價值共創。而重視健康福祉、衛生設施、城市與社區建設,將自身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有機融合,互促發展,著力推動產品全周期可持續發展轉型,助力零碳灣區建設的企業,得到高度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聯動:“9+2”城市攜手掀起慈善新風潮
值得關注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各地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探索建立社會福利合作的信息溝通機制。這場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和廣州市慈善會攜手打造的公益慈善盛典,立足廣州、放眼灣區、輻射全國,至今成功舉辦至第三屆,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與公益慈善領域,最具標志性的年度盛事之一。
上一年,慈善盛典通過各種創新手段,攜手責任企業,加強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公益慈善交流合作,為有需要的群體和領域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幫助,為粵港澳大灣區慈善公益事業出一份力。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慈善會共同發起“粵港澳大灣區慈善發展合作倡議”,從配合黨委政府、完善服務體系、推動行業建設、培養人才隊伍、弘揚慈善文化以及建立協作機制等六大方面合作發展。
今年,公益慈善盛典將進一步凸顯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區域色彩,廣邀大灣區民政部門、企業、公益慈善機構參與,多維度深度解析大灣區社會影響力公益慈善現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慈善事業及企業新發展。
有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專家表示,展望未來,打造“慈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樹立公益慈善標桿。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助力鄉村振興將成為慈善事業工作中心,黨建引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將成為慈善公益新方向,鼓勵、支持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為公益慈善事業注入新鮮力量。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贊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