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獎出爐,廣州上榜

2021-12-19 18:18:5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2021年,中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前三個季度表現搶眼,這背后離不開國家、城市、個體的努力,這也讓城市更加認識到優秀人才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占領”人才高地,各地政府出臺的人才落戶政策、英才獎勵計劃等引起了不少優秀求職者的關注。

在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北京市、廣州市、成都市、福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廈門市、蘇州市、無錫市、銀川市榮獲“最佳引才城市”稱號;成都市錦江區、廣州市海珠區、上海市臨港新片區、鄭州市航空港實驗區、株洲市天元區同時榮獲“最佳引才城市(區縣級)”殊榮。

廣納賢才,大學生就業首選北上廣

于人才而言,工作的城市不僅是實現夢想的起點,也很可能是組建家庭的第二家鄉。數據顯示,從2021年求職市場供給端來看,當下流動的高學歷人才中,21-30歲的比例達61.16%,青年群體更傾向于全方位考慮居住城市的選擇,生活、工作、成長、實現自我都成為他們關注的要點,其中城市優勢與對應的人才政策成了被優先考慮的要素。

2021年,在智聯招聘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北京市、廣州市、成都市、福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廈門市、蘇州市、無錫市、銀川市榮獲“最佳引才城市”稱號;成都市錦江區、廣州市海珠區、上海市臨港新片區、鄭州市航空港實驗區、株洲市天元區同時榮獲“最佳引才城市(區縣級)”殊榮。

其中,今年廣州再次擬推出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具有全球前100名的國內外一流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加上在廣州市內創業或工作超過6個月,或將可申請廣州人才綠卡,極大提升了城市對海內外的人才虹吸能力。

大學生更青睞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

2021年,中國有909萬大學生畢業,大學生作為未來職場重要力量,成為各個城市爭奪人才的主要目標。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發現,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這三大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城市群,成為高校人才的首選流入地。成渝城市圈的發展潛力和生活方式吸引著更多年輕人,吸引力排第四,成為新晉“黑馬”。

從大學生城市群流動走向來看,京津冀城市群對于北方城市學生產生的輻射范圍更廣,來自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大學生則更加向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智聯招聘2021年求職大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流入人群占比為14.70%,在全國城市群中排名第二,這離不開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多措并舉采取的人才吸引組合拳。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吸引上表現優異的成渝城市群,大學生就業意向以10.19%排在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之后,位居第四,說明城市在聚才留才上的一系列探索已取得顯著效果。“最佳引才城市獎“為獲獎城市新添了一張“引才”名片,也為廣大求職者的城市選擇提供了可參考性依據。

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獎項出爐,廣東等多省市表現亮眼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千家萬戶的“飯碗”。“中國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的評選維度圍繞城市在人才就業與企業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制度、活動與成果等。今年,廣東省、北京市經濟開發區、東莞市、杭州市、南京市、深圳市、蘇州市、無錫市、武漢市、銀川市、青島市城陽區在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榮獲“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獎項,在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中樹立了優秀的城市樣板。

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21年上半年,我國新增市場主體數量達1394.5萬戶,為穩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以獲獎的廣東省為例,廣東在今年一季度發布59項“促就業”政策舉措,對個人創業、創業孵化、創新創業基地提供支持,加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鼓勵創業、提升技能、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措施。

據介紹,“中國年度最佳雇主”是一項中國最佳雇主的評選活動,由智聯招聘發起,旨在以獨立客觀的立場,通過專業科學的調查評選,發現中國雇主品牌標桿企業。同時通過洞察職場需求變化,為求職者提供 “好雇主”“好工作”的有效標準,實現雇主與雇員的 “雙贏”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春林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