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2月18日,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從廣州交易集團(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1至11月,廣州交易集團完成交易金額10170.83億元,繼2020年后再度突破萬億大關,公共資源交易規模繼續領跑全國。
廣州交易集團(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
試點碳市場首個配額現貨交易破45億元
據介紹,乘改革東風,“廣交易”品牌公信力日益凸顯,旗下各交易平臺集聚輻射力不斷擴展:招投標、土地出讓、城市更新交易額分別達到4878億元、2217億元和2345億元。其中,建設工程非廣州屬地項目占交易金額達48.02%,“廣交易”平臺對省內外項目吸引力繼續增強。藥品采購平臺完成交易金額435億元,同比增長35.29%,交易規模居全省三個平臺首位,服務范圍已輻射至佛山、中山、茂名等省內14地市。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完成碳排放配額交易4225萬噸,同比增長3.16%,配額累計成交量、成交額連續8年居全國同類平臺首位,成為首個配額現貨交易突破45億元的試點碳市場。
優化營商環境做法成為全國示范
廣州交易集團表示,參與2020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政府采購”“招投標”兩項指標,助力廣州作為優異城市入選最佳實踐。一是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平臺“朋友圈”擴大,成員單位已發展至近80家,輻射全國16省市,“易鏈簽”應用移動CA共計28萬人次,“易鏈保”共計辦理電子保函1.8萬份,有關經驗做法入選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先進典型案例,獲中國政府網宣傳推廣。
二是深入推進國家標準化試點工作,完成三輪標準化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和評價改進,修訂32份標準文件,形成由93份標準文件構成的廣州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標準體系,9月份高分順利通過中期評估驗收,“廣州標準”走向全國。三是開展“三減一優”利企便民活動,提出各類優化措施59項,其中減免材料7項、精簡環節7個、壓縮時限13個、優化交易服務32項,有力破解交易主體關切的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等問題,多方位降低交易成本。
實現市屬國企100%進平臺
廣州交易集團服務國資國企功能顯著增強。國企陽光采購平臺在市國資委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發展進入快車道,堅持“一企一策”服務方針,創新設立“代采”“委采”和“自采”三種采購模式,滿足各交易主體多元需求,平臺服務機制不斷深化,目前已推動實現市屬國企100%進平臺。產權交易平臺積極落實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方案,幫助各級國有企業集中處置非主業、低效無效資產,為企業提供稅務咨詢、方案策劃、交易方式設計等解決方案,平臺價值發現功能日益凸顯,交易金額同比增長43.51%,在國有產權交易行業信用評價獲AAA評級,排名居國內“第一方陣”。
實現在線“不見面”受理,辦事人員“零跑路”
廣州交易集團智慧交易平臺體系全方位升級。一是持續深化“不見面”服務模式,2021年全部進場工程建設項目實現在線“不見面”受理,辦事人員“零跑路”;廣泛應用智能客服機器人,機器人在線處理業務咨詢量達5.35萬次,占比達在線咨詢總量92.6%。
二是智慧交易體系全面迭代更新,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土地礦業權交易、城市更新等交易板塊先后上線新交易系統。其中,招投標實現房建市政工程總承包(EPC)全流程電子化新突破;普通公路養護工程率先完成廣州市營商環境4.0任務,實現“一網通辦”。
三是跨區域遠程異地評標模式實現新拓展,與合肥、佛山多地平臺合作,分別在招投標、政府采購領域多宗項目開展遠程異地評標合作,跨區域共享評標專家資源。四是交易服務實現從“線上”到“掌上”跨越,正式上線智慧交易小程序,進一步豐富微信公眾號功能,可為建設工程、企業信用業務相關用戶提供移動端下載答疑紀要、中標通知書、查詢保證金繳納狀態等服務。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幸 通訊員:吳皓星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