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2月11日,2021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進行至第二日。當天上午,高端裝備制造創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企業代表等嘉賓圍繞推進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舉措、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市場運作模式、航空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核電產業發展趨勢等進展交流和討論。
“鈦合金在持續的成分創新和工藝創新驅動下,提高其可承受的工作溫度和降低其生產成本,因此鈦合金獲得航空領域的長期寵愛。”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表示,鈦合金工藝上的創新促進了鈦合金發展和應用,提高了制造工藝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行業的發展;而鈦合金成分的創新,使鈦合金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強度越來越高。
曹春曉表示,當前鈦合金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鈦合金在強度和密度上有著明顯的優勢,未來隨著科技的創新鈦合金將會有更多的應用領域。
“工業軟件是制造業數字化的核心。自動化解放了人手,節約了勞動力,而工業軟件解放的是人的大腦,是洞察力的提升?!鄙虾翟O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程迎超則圍繞工業軟件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展開了介紹。
“平臺化工業軟件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以沉淀,數字與模型高效協同,各環節數據信息打通,全面提升了企業柔性生產力能力?!背逃硎?,工業軟件貫穿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工業軟件從通用工具軟件發展到定制化軟件,再到平臺化工業軟件。
“企業生產從批量化生產場景到柔性生產場景的轉變要求工業軟件實現平臺化發展?!背逃J為,批量化生產場景對人的知識經驗、熟通用軟件的應用、熟悉設備的操作要求較高,而柔性生產場景對數字化系統要求較高,例如數據重用、流程標準化、知識的模塊化和軟件化等。
針對中國核電高端裝備產業發展機遇,中核集團儀控系統專家胡燕表示,我國的核電發展經歷了起步階段和積極發展階段,2015年我國進入核電重啟之年,以華龍一號、AP1000和CAP41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將引領中國未來核電規?;l展的主流。
“截至目前國內運行的核電機組30臺,在建的核電機組24臺,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總量達8800萬千瓦,中國核電‘華龍一號’設備國產化率未來有望達95%?!焙嘟榻B,未來中國核電站國產化程度的提高,有望給國內領先制造商帶來巨大市場。
“‘十四五’期間,核能除了發揮清潔發電優勢之外,還在清潔供暖、海水淡化、工業供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焙啾硎?,隨著技術水平和安全性持續改進,設備自主化國產化能力進一步提升,核能在極遠極寒、深空深藍、島礁開發等特殊情景的綜合利用價值將凸顯。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