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創交會開幕,專利技術成果成了“香餑餑”

2021-12-11 12:37:58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昨日,以“賦能雙循環、助力新發展”為主題的2021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下稱:創交會)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開幕。本屆創交會設立15個展區和功能區,線下及線上展出6000余項企業急需且可轉化性強的科技成果。

2021創交會由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國際數據集團承辦。

院士團隊智力資源賦能企業創新

2021年創交會的院士成果展,中外37個兩院院士專家團隊帶來37個企業的92個項目,讓創交會成為瞭望科技未來的窗口。

在創交會上的院士成果展區,5個玻璃大魚缸里,幾十條小魚正在歡暢地游泳。它們分別有著5個亮堂堂的名稱:湘軍鳊、湘軍鳙、雜交翹嘴魴、抗病草魚、合方鯽3號,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主任劉少軍團隊的成果。“去年我們在創交會展示了合方鯽2號,今年的3號一樣能抵御鯽魚‘頭號殺手’孢子蟲,生長速度、營養價值也表現優越,還改良了形體,減少背高,更適合上老百姓的餐桌。”

院士成果展區的另一側,新西蘭工程院院士陳小奇團隊攜廣州瑞松智能科技展示了工業機器人的最新成果。“這兩個攪拌摩擦焊裝裝備就是陳小奇院士牽頭的成果,也是廣東省科技廳的重大專項成果。”瑞松科技智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唐國寶介紹道,該技術最常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盒焊接上。“因為傳統汽車電池盒的弧焊方法,熱輸入量大,變形大,不能滿足新要求。現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盒,都是用這個工藝生產的。”

創交會成為穗港澳臺創業青年的舞臺

12月10日上午,在2021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穗港澳臺(廣州)青年就業創業成果展區,10家不同參展項目以“10分鐘演講+5分鐘交流點評”的方式,與創投機構、孵化基地代表進行對話。

香港鑫瀚高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柳妍熙表示,“我們的總部在香港,今年8月份我們來到廣州開始招兵買馬,后續會把公司逐步搬遷過來。在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方面,廣州做了非常多的支持政策。如積極搭建平臺促進產業落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租金免租、稅收優惠、人才引進政策、人才公寓等。”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次穗港澳臺(廣州)青年就業創業成果展是促進穗港澳臺優秀青年創新的交流平臺,也是為穗港澳臺優秀青年創新創業項目搭建投融資渠道的展示平臺。本次共計征集參展企業32家,參展項目50個,項目覆蓋生產制造、化工、環保、文化創意、教育培訓、人工智能等行業。

專利技術成果成了“香餑餑”

在昨日的創交會專利技術成果拍賣會現場,眾多的競拍者圍繞一系列的專利成果展開激烈的競拍,3項專利包和14件專利在舉牌出價和拍賣錘敲擊聲中成功實現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最高成交價達到668萬元,總成交額1738萬元。

據悉,本屆創交會專利技術成果拍賣會從近千項專利成果中優選出3項專利包和14件專利,以現場公開拍賣的形式實現專利成果與企業間的“雙贏”對接,涵蓋了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

據了解,2021年創交會也不缺乏歐洲發達國家的身影,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創新型國家也紛紛攜項目參展。今年創交會還將舉辦“歐中院士峰會”,邀請多個歐洲發達國家頂級科學院院士、創新型科技領袖、歐盟國家級科研機構代表參與線上線下同步參會。

背后故事

為避開高風險地區,他驅車1000公里來到創交會

位于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今年把科技成果“無人船智慧水質生態監測平臺”帶到了創交會。在創交會開幕前夕,參展的“無人船智慧水質生態監測平臺”正在云南省的一個一級保護水源區做檢測工作,而當時云南也出現了高風險地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級研究助理郝生立即決定自己驅車前往廣州參加創交會。他把無人船綁在車輛的行李架上,驅車1000公里并特意繞過高風險地區,最終到達廣州。

首次參會,我們希望亮出引以為傲的成果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是以色列理工學院與汕頭大學合辦的一所大學。今年,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首次參加創交會,并帶來了9個極度接近產業化的項目,這些項目均由學院的師生共同完成。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廣以科創中心副總監黃增煜告訴記者,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學校,今年他們選擇參加創交會就是希望展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遠景,同時亮出師生們引以為傲的創新成果。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方晴、葉作林、楊朝露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