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總算等到這條路修通了,大家出門再也不用繞道了……”近日,橫亙在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白山村和頭陂村的小山坡被推平,多年的斷頭路被打通,村民無不拍手稱快。今年,太和鎮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打通斷頭路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度的民生工程,讓群眾出行更便捷,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在白山村與頭陂村的交界處,只見一條水泥路在山林間鋪開,沿路而上站到最高處,路的一頭連著白山村,一頭連著頭陂村。據了解,白山村白良路往頭陂村方向,原本是一條斷頭路,中間橫亙著一座小山坡,多年來,村民如果想從此處前往頭陂村,只能步行爬山通過,機動車無法通行,出行十分不便。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原本的路網格局弊端逐漸顯現,兩村之間的小山坡成為阻礙兩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白山村與頭陂村交界處新修的水泥路
“這幾年,頭陂村的民宿、粵菜美食、親子采摘等鄉村游逐漸熱起來,而白山村隨著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風光美景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但兩村因為這條斷頭路,無法連通在一起,進村以后如果想再出村,都只能原路返回,兩個村的資源沒辦法共享。”太和鎮規劃建設辦工作人員江展圖介紹。
白山村的鄉村美景
今年,白云區提出計劃用3年時間,打造10條新鄉村示范帶,其中醉美太和·詩畫帽峰新鄉村示范帶,即為其中之一,覆蓋白山村、和龍村、頭陂村,長度約21公里。太和鎮順應廣大群眾的呼聲,緊抓新鄉村示范帶打造的契機,打通了多年斷頭路,使白山村和頭陂村實現貫通,為村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也對兩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乃至太和鎮的鄉村振興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從這條路被打通后,我們去帽峰山游玩更方便了,不用再繞路,節省了不少時間。以前去頭陂村要繞道和龍水庫方向,起碼要三四十分鐘,現在直接從白良路前行,只要十幾分鐘就到了,非常方便。”白山村村民告訴記者,交通條件的改善,改變的不僅僅是村民的出行,也進一步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隨著斷頭路的打通,來白山村自駕觀光的游客也明顯多了起來。
新修的水泥路
太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借助白云區新鄉村示范帶的打造,將白山村和頭陂村兩村間的道路貫通,讓兩村的風景串點成線,進一步推進了雙方優越生態資源稟賦充分轉化及共享。路網貫通后,希望兩村能聯動起來共謀發展,以旅游興村,以產業興村,努力將最美太和·詩畫帽峰新鄉村示范帶打造成鄉村振興“太和品牌”。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通訊員周亞君、丘倩瑋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通訊員鄧長強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