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首次同時獲批兩個“國家級”基地,廣州憑什么?

2021-12-10 10:44:46    來源:大洋網    

智能機器狗亮相2020年創交會。

大洋網訊 2021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今日在廣州開幕。在本屆創交會上,中國科協將為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廣州開發區)、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南沙區)揭牌。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以下簡稱“人才離岸基地”)是中國科協為促進創新資源自由流動,柔性引進海外人才,最廣泛地吸引和集聚離岸創新創業主體所采取的新舉措。

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廣州開發區)、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南沙區)同期獲得授牌,這是中國科協首次同時批準在同一個城市設立兩個人才離岸基地,表明了中國科協對廣州市人才工作和雙創工作的充分肯定。

近年來,廣州市有力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以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為支撐,構建集約展示、常態對接、精準服務的成果轉化渠道,推動創新要素精準對接,為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創交會讓“洋技術”在中國結碩果

今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將在廣州迎來第七年。經過此前六年的積累,創交會已經形成了“1+1+N”成果轉化模式,即每年一屆展會、一個創交會網絡平臺和N個常態化成果轉化基地。這套模式讓創交會成為融合創新成果、人才、資本、產業等多種要素的常態化平臺,同時也提升了創交會對全球頂尖創新要素的吸附能力。

近年來,創交會上的國際展區持續火爆。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丹麥、芬蘭、美國、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20多個創新型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項目踴躍參展。其中,因為參展的以色列項目數量位居前列,創交會甚至設立了以色列主題日活動。

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勞霈樂一直致力于推動更多以色列企業參加創交會。“創交會是以色列企業與中國結緣的重要平臺,很多以色列企業非常重視廣州的輻射作用。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以色列的企業相信,抓住和廣州合作的機遇,就相當于把握了大灣區的機遇?!眲邛瑯氛f。

事實上,確實有很多以色列企業遠渡重洋來到創交會,并成功結下了碩果。以色列的全球無人駕駛領導企業MOBILEYE就是通過創交會和廣州公交集團、廣州神州數碼、南沙小馬智行、廣汽集團等單位建立了業務聯系,其產品“神盾防御探測系統”也在廣州公交進行了試點。

創交會已經為中外高科技行業的技術交流、戰略投資、行業合作提供了平臺與支持,這與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目標不謀而合。

中國科協首次在同一城市設立兩個“國家級”基地

從2015年起,中國科協在具備條件的城市設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指導和支持當地搭建專業的創新創業平臺,探索、推進、完善配套服務,引導海外人才智力集聚,提升海外科技創新創業團隊引進或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的成功率,更好地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截至2020年底,北京(開發區)、上海(自貿區)、長沙(高新區)、成都(高新區)以及廣東省深圳(前海自貿區)、珠海(橫琴新區)等地已與中國科協合作,設立了21家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此次廣州開發區和南沙區加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隊列,也開創了中國科協首次批準在同一個城市設立兩個離岸基地的先例。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研究中心今年聯合發布的《廣州城市創新指數報告》,廣州開發區和南沙區在“財政科技支出”“每萬名從業人員中從事R&D研究人員數”等指標的得分,分別位于廣州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目前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已經落地于廣州開發區。該區還正在建設航空輪胎動力學、人類細胞譜系、慧眼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廣州開發區目前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6家,占全市42%;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8家,占全省2/3;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2100家、高端研發機構1000多家,總量居全國經開區第一;院士工作站17家、博士后設站單位96家,科技創新連續3年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同時廣州開發區集聚了103位院士、1164名高層次人才、37萬名大學以上學歷人才,市產業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占全市7成、創業團隊占全市6成、創新領軍人才占全市一半。

南沙區則已建成各類科技創新平臺335個,成立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大灣區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等一批區內人才引聚交流平臺,以及“創匯谷”“創享灣”等一批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南沙區還積極做好人才綜合服務,確保人才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營智環境”建設試點、設立全國首個“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設立大灣區(廣東)國際人才驛站等舉措為人才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近五年,南沙區集聚高層次和骨干人才1.2萬人、增長7.9倍,集聚院士32名,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申報人數居全市第二,集聚博士后科研人員數量占全市1/5。

近年來,廣州市通過舉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運營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不斷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展者在2020年創交會的智能健康驛站體驗新儀器。

院士專家工作站為“柔性引才”探路

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的目標是探索“柔性引才”新機制。而院士專家工作站便是柔性引進海外專家的一種新方式。

近年來,廣州著眼廣州市區域產業發展和創新需求,積極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廣州開發區則是廣州院士專家工作站數量最多的一個區。通過充分利用院士專家的智力優勢,建站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獲得極大提升。超過一半的建站企業近三年平均研發投入占比超過50%;有50%的企業近三年平均研發投入金額超過近千萬元。

去年,國際知名非晶磁性材料專家俄羅斯工程院院士Vladimir Tsepelev、吳開明及其團隊在廣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他們致力合作開發新型軟磁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新產品,新型軟磁材料主要應用于高頻零部件、新能源等領域,粉末冶金新材料主要應用于家電、汽車零部件、航天航空等領域。

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Mengjie Zhang去年同樣在廣州華銀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設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建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腫瘤臨床病理大數據中心,并在病理大數據標準化、病理大數據技術、病理大數據應用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究。

通過建立一批院士專家工作站,廣州圍繞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引進合作外籍院士18名,引進院士團隊合作建站人員近100人,為“柔性引才”探索了經驗。

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為“創新樞紐”添柴加火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場長跑,中間還有很多挖掘、匹配、談判等細節工作需要專業人士完成。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的運營就是為了跟蹤成果轉化的全過程,并不斷提供配套服務。

今年5月,廣州入選“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名單,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入選城市?!翱苿撝袊北闶侵袊茀f為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而打造的服務品牌。而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則是廣州建設“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的核心工作。

為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由民營企業牽頭,聯合國企、外企組成了混合制公司?!拔覀兂闪⒌某踔允菫榱税褎摻粫e累的數據進行整合,工作的范圍也是面向全世界的科技成果,并針對成果轉化的各個環節做一些具體而細致的工作?!睆V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燕說。

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正全力推進國家級學會、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與廣州重點發展產業對接,也積極引入美國、新加坡、以色列、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科技資源與企業開展科技合作。

過去一年,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平臺舉辦了50多場次路演和對接活動,共促成255個項目轉化,涉及金額達117.8億元。

來自以色列的數字健康公司VITALERTER去年參加了創交會,并最終獲得廣州中以生物產業基金投資,并將公司設在了國際生物島。目前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正在幫助他們做市場推廣的工作。

“我們希望通過中心的工作,能讓更多全球頂尖技術能落地在廣州,也讓全球頂尖的技術通過廣州輸出到全世界?!秉S燕表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龍錕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邱偉榮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