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記者從廣州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至1.2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四年累計數超4萬家。這是廣州市依托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簡稱“大賽”)開展“以賽代評”、復合化資金支持、多元化增值服務等體制機制創新,大力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廣州將大賽與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題深度融合,實施“以賽代評”,項目遴選模式從以前的“技術專家+財務專家”評審模式優化為“投資人(占比80%)+技術專家(占比20%)”評審模式。探索實施“以投代評”機制,對獲得風投創投機構投資達到一定額度的企業直接晉級決賽,充分發揮投資人貼近市場的優勢發掘優質項目。
自2017年第六屆大賽開始,廣州每年從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1億元用于獎勵大賽優勝企業,初創組、成長組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分別從此前的10萬元、20萬元提高至最高100萬元、200萬元。鼓勵各區結合自身財力和實際情況,對大賽優勝企業進行配套支持,形成市區接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合力。黃埔區、南沙區對本行政區域大賽優勝企業分別按全國總決賽、廣東省賽區決賽、廣州市賽區決賽獎勵額度的100%、70%、50%予以配套獎勵支持,優勝企業最高每年累計可獲得各級財政支持390萬元。
廣州還將大賽平臺與科技金融支持深度融合,聯動舉辦“廣州創投周”等活動,引導社會資本為參賽企業提供科技信貸、創業投資等多層次金融支持。2017年以來,共促成銀行、投資機構累計為千余家大賽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融資超過200億元。2020年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創新創業專業賽全國二等獎廣州微遠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病原宏基因組學(mNGS)診斷與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12/13)快速診斷兩大核心技術,公司參與了2019年12月底武漢和2020年1月上海最早期臨床樣本的新冠病毒發現和基因組分析工作,為最早的四個新冠基因組之一。2020年8月,該公司獲由鼎暉投資領投的2億元B輪融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龍錕、申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