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從都國際論壇閉幕 論壇發布2021《從都宣言》

2021-12-07 09:16:12    來源:大洋網    

閉幕式現場

寒意漸濃,廣州鳳凰山腳下卻熱鬧非凡。12月5日至6日,2021從都國際論壇在從都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近30位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國際組織負責人,近20位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駐穗總領事和中外政、商、學界共150多位嘉賓以線上或線下方式“云”聚一堂,以“多邊主義2.0版——后疫情時代的全球合作”為主題,把脈世界走向,共探治理良方。

疫情可以說是本屆論壇的最熱詞匯,但歸根到底,能對抗全球挑戰、為全人類謀福祉的多邊主義才是嘉賓最強烈的呼吁、最期待達成的共識。正如在論壇發布的2021《從都宣言》所言,“世界各國對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負有共同責任,應展現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凝聚共識,采取有效行動,堅定維護全人類的普遍安全與共同利益,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全球抗疫要落實真正有效的多邊主義”

“新冠肺炎疫情給健康帶來威脅,也暴露全球健康治理合作的弱點——對疫情反應的不及時,讓人類付出巨大代價。”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干事陳馮富珍以視頻形式連線“公共衛生健康與全球合作,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主題分論壇。

不少嘉賓都提到,世界衛生大會幾天前宣布啟動起草和談判的全球“大流行病條約”。陳馮富珍認為,各國應以此為契機,建立起快速響應的合作機制、能發揮更好協調作用的國際組織,并落實真正有效的多邊主義。后疫情時代,更需要擁有全局性思維和基于科學的政策,并促進跨部門、跨行業合作。

陳馮富珍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很多陰謀論和不實信息被傳播,真實的信息被忽視,部分人無視公共衛生措施,“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非常悲傷”。她強調,要夯實具備信息透明度和問責制的防疫機制,希望政治領袖們兌現對國民的承諾和責任,避免疫情演變成災難。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較好完成疫苗接種的國家不到1/4,大多數國家的免疫屏障并沒有建立。”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曾經很多人以為世界重新開放的時間已經到了,但隨著病毒不斷變異,特別是最近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很多國家因此關閉了邊境。一些已建立較好免疫屏障的國家,也感到未來出現不確定性。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需要凝聚全球智慧,才能戰勝這一全球公共衛生挑戰。”張文宏強調,其中通過協作建立全球疫苗屏障至關重要,中國在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努力。他呼吁,未來各國的抗疫政策應該基于科學、基于團結,通過凝練全球力量一起來戰勝疫情。

如何應對?中國方案或是答案。“中國是抗疫做得最好的國家,尤其在控制病例新增數量方面,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秘書長特別代表杰弗里·薩克斯說。

中國方案有什么特點?廣東經驗提供實例。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學家柯昌文向全球嘉賓介紹了廣東自2021年5月份以來,在一個潛伏期內有效控制3次本土疫情流行的成功經驗。“一是堅持關口前移和快速撲滅本土疫情的動態‘清零’的策略,二是普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策略。”

柯昌文介紹,廣東對3歲及以上的人群均開展免費自愿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計劃。該計劃自2021年3月開始實施,至2021年12月2日,全省已累計接種2.41億劑次,有1.11億的公民完成全程免疫,從中受益,覆蓋了廣東87.69%的人口。

“疫情給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我們應承擔起責任,打造更公平的未來。世界各國需要打造新型合作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全球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陳馮富珍說。

“要防止經濟復蘇拉大貧富差距”

截至12月6日,全球已有至少44個國家和地區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感染病例,引發全球對經濟復蘇前景的擔憂。人們仍記得,去年經濟因疫情受到多大的重創:世界經濟收縮3.3%,其中新興市場收縮2.6%,發達市場收縮4.9%,全球有1億人重新返貧。

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哪些威脅?如何增強未來經濟的“韌性”?如何確保復蘇的均衡,確保“沒有一個人掉隊”?多位經濟學家參與了分論壇討論。

疫情肯定是最大的威脅。“后疫情時代尚未到來”,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判斷,人類可能將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除了增強疫苗生產和供應的能力,各國還應思考如何實現常態化的疫情防控,“這一點可以參考中國的做法。”

中國農業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還有如下幾個威脅:一是各國央行刺激政策效力在減弱,隨著多國央行資產和名義GDP比例創下歷史新低,單靠央行貨幣政策很難撬動經濟復蘇。二是幾乎所有資產的金融風險都正在增加。三是全要素生產率正在下降。他警告,“如果繼續下降,世界經濟可能出現非常糟糕的情況,比如滯漲。因為幾乎所有央行都在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美歐更是史無前例。”此外,保護主義也會加劇經濟低迷。

向松祚為經濟復蘇開出三張“藥方”:主要經濟體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抗疫,摒棄貿易和投資的保護主義,同時保持國際供應鏈的平穩運作。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呼吁,停止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要防止經濟復蘇拉大貧富差距。”藍星戰略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凱倫·特拉蒙塔諾提醒,各國要從2008年經濟危機中吸取教訓,注意復蘇中的“均衡性”。

“世界經濟不止追求復蘇和重啟,還必須有創新創造,才能增強經濟的韌性。”面對更長遠的未來,波黑部長會議前主席茲拉特科·拉古姆季亞提出,教育、科技,是讓經濟韌性增強的重要基石。

2021《從都宣言》發布

呼吁以實際行動加強多邊合作

閉幕式上,2021從都國際論壇對于多邊主義在后疫情時代全球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達成了廣泛共識,并一致審議發表2021《從都宣言》(以下簡稱《宣言》)。

《宣言》強調,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新冠肺炎疫情正嚴重沖擊世界經濟的艱難復蘇,各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擴大開放,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穩定順暢;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促進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實現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宣言》認為,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為實現包容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平衡的框架。同時,氣候變化帶給人類的影響是現實和深遠的,事關人類前途命運,各國應采取切實行動攜手應對。

同時,全球性威脅需要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宣言》呼吁,各方團結起來應對這些挑戰,采取行動,加強信任,尋求合作而非對抗,以發展與和平對話解決國際紛爭,對接全球發展新機遇,緊緊抓住共建“一帶一路”聯通世界、對接全球合作發展的新機遇,做強全球繁榮的共同利益基礎,徹底消除產生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根源,讓全世界人民都過上和平、安寧、富足、愉快的美好生活。

《宣言》重申,和平、發展仍是當今時代主題,呼吁各方以實際行動加強多邊合作,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挑戰越嚴峻,就越需要呼吁團結。需要通過互相尊重、對話和協商,來實現造福所有人的安全和繁榮。要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和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宣言》呼吁,人類正處于一個轉折點,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社會需要來自各領域的領導者以智慧、責任和使命感來面對現實。世界各國對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負有共同責任,應展現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凝聚共識,采取有效行動,堅定維護全人類的普遍安全與共同利益,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連接亞洲、連接世界的海陸空樞紐地區

12月6日,2021從都國際論壇舉行4場分論壇,線上參加此次論壇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通過視頻形式接受了媒體采訪。

鳩山由紀夫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復蘇中起到牽引的作用。在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基礎上,鳩山由紀夫期待中國今后更好維持貿易秩序,繼續在世界經濟成長中樹立良好形象。

鳩山由紀夫表示,東京灣區之所以取得成功,有一點在于當初是以打造海陸空樞紐為目標來建設,從而集中了日本很多大企業,這些企業以東京灣區作為發展支點,也形成了很多企業的技術都集中在東京灣區的情況。他相信,如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能夠借鑒東京灣區的發展經驗,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功,成為連接亞洲、連接世界的海陸空樞紐地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徐雯雯、申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澤胤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