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為準確評估琶洲數字經濟發展態勢,通過數據監測和綜合反映琶洲地區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以及發展變化規律,明確琶洲自身特色與努力方向,廣州市海珠區琶洲管委會委托琶洲智庫,聯合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專家團隊,深入琶洲試驗區等地調研,歷時一年完成了首期琶洲數字經濟指數報告。12月3日上午,2021《琶洲數字經濟指數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本次發布的是琶洲系列指數的首期——琶洲數字經濟指數(Pazhou Digital Economy Index, 簡稱PDEI),該指數圍繞數字經濟基礎、體量、效益、創新潛力、地區影響力和資源的吸引力等維度,對琶洲及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四個地區和全國平均水平進行橫向比較,并進行系統分析與解讀,通過數據科學、準確、客觀的展示琶洲發展成果,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輔助。
同時,聚集琶洲優勢產業,本次發布會還同時發布了5個琶洲行業指數,包括:琶洲·唯品會特賣指數、琶洲·樹根互聯工程機械指數、琶洲·逸仙電商美妝指數、琶洲·藥師幫醫藥流通B2B指數及琶洲·致景科技紡織數字化指數,通過對細分行業數字化發展的數據采集和解讀,全面展示行業發展趨勢。
發布會上,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副教授石峻驛、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司亞清分別對琶洲數字經濟主指數和5個琶洲行業指數進行了解讀。
從整體發展趨勢而言,北京、上海由于基礎較早,基礎設施水平較高等優勢條件,數字經濟發展較為成熟,數字經濟指數領先于各地區,琶洲數字經濟發展則呈現出穩步提升的態勢,并在最近兩年增速不斷提升。琶洲已集聚3萬多家企業,預計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將突破1500億元。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區域產業鏈條漸趨成熟,琶洲有望進一步縮小與北京上海之間的差距,成為大灣區內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
琶洲數字經濟指數序列圖
分析認為,2019年以來,隨著多家數字經濟總部型企業陸續落戶琶洲,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節點,琶洲數字經濟發展速率持續上升,展現出充足的發展后勁。
“目前琶洲在科研創新、數字經濟等方面呈現良好趨勢,整體水平均排在全國前列,總部聚集效應非常明顯。有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琶洲還要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現有優勢,注重對創新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和孵化,推動區域內企業合作,創造優化良好的營商環境。”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副教授石峻驛表示,琶洲指數橫向比較了琶洲與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四個地區以及全國平均水平,能更好地對比出目前琶洲發展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為探索如何在國際上更好發揮優勢和領先作用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發布會上,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琶洲實驗室副主任、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陳俊龍進行了《物聯網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前瞻》主題演講。
中山大學信息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謝康,華南理工大學電子商務系系主任、教授左文明,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符正平,麻省理工中國學院(寧波中國供應鏈創新學院)教授李志杰,騰訊研究院智慧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吳朋陽等專家學者進行了圓桌對話:琶洲產業互聯網的實踐與展望。
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琶洲匯聚了一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并通過區域帶動效應孵化了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創新型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作為在琶洲土生土長的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我們大部分的合作伙伴都在這里聚集,從今年發布的琶洲指數來看,這里已經形成一定的氣候與生態,具有無限的發展動力和潛能,我們也更加堅定、有信心扎根在海珠琶洲,放眼全國加快創新發展。”廣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黃一耕表示,目前公司除了與海珠區達成落地一些區域級物聯網項目合作,還將持續探討推進區域內城域物聯專網建設,助力海珠“數字孿生城市”發展。
根據琶洲數字經濟指數顯示,琶洲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未來海珠區將持續致力于將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區,充分發揮琶洲西區示范帶動、產業溢出效應和龍頭企業引領作用,聚合產業鏈資源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專攻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核心業態,繼續探索深化數字經濟“琶洲指數”,全力構筑“數字+會展+總部+高端商貿”的融合創新產業新高地,為廣東省、大灣區乃至全國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琶洲智慧與琶洲力量。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靖文 通訊員:海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