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外貿貨物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1個月正增長

2021-12-03 16:43:3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港口生產帶來的嚴峻挑戰,廣州港嚴抓疫情防控和生產組織統籌,在航線開拓、保操作效率、保供應鏈穩定等方面持續發力,港口外貿業務快速回穩、持續向好。今年1-11月共接卸外輪5771艘次,同比增長6%,凈增外貿航線20條,外貿貨物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1個月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14.8%、增長11.0%。外貿集裝箱、糧食、煤炭、商品汽車等主要貨類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外貿航線凈增20條,優質貨源快速增長

11月29日,“賢城(KOTA KAMIL)”輪順利掛靠廣州港南沙三期集裝箱碼頭,這條全新的中東波斯灣航線,由太平船務、宏海箱運、中聯航運和高麗海運4家航運企業投入6艘集裝箱船聯合運營,從廣州南沙出發可15天抵達杰貝阿里,17天抵達達曼,為珠三角客戶提供南沙港至波斯灣港口最迅捷的直航服務。

今年以來,廣州港搶抓市場機遇,大力拓展外貿班輪航線,累計凈增20條外貿航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總數達140條。6月THE聯盟在南沙開辟首條20萬噸級船舶運營的歐洲大線,全球三大集裝箱聯盟齊聚南沙。8月-10月,海領船務、中聯航運、德翔海運各在南沙新增1條美西航線。在新增航線的帶動下,外貿箱量保持較好增長態勢,外貿集裝箱量增長11%,含金量持續提升,再生紙漿等重點進口貨類快速增長。

?外貿糧食接卸量多次刷新歷史紀錄

11月30日,南沙糧食碼頭單一碼頭單月最高接卸量突破109.1萬噸,刷新了今年6月所創下的105.5萬噸糧食接卸記錄,再創新高。據統計廣州港1-11月外貿糧食接卸船量同比增長41.8%,前11個月有6個月接卸量突破200萬噸,單月最高接卸量突破240萬噸。

今年廣州港克服糧食業務受進口糧食船舶集中到港、港口泊位和倉容緊張等因素影響,多舉措解決糧食接卸資源緊張,一方面積極拓展倉容能力。對內深入挖潛港內倉儲能力,盤活倉庫和堆場資源,對外加大與深糧物流、馬士基倉庫等周邊倉儲公司合作;另一方面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加強港區協同。統籌新港、新沙、南沙糧食碼頭港區及茂名廣港碼頭裝卸資源,協調客戶合理安排裝船計劃,提前明確貨物流向,做好貨物接卸預案,同時提高鐵路疏運能力和散改集作業能力,糧食散改集累計完成超過4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倍。

?外貿煤炭接卸量超過1600萬噸?

作為華南重要的煤炭樞紐港,廣州港肩負著大灣區能源運輸保供重任,面對國內經濟快速增長、煤炭供需結構變化、內陸腹地煤炭需求激增等變化,廣州港加強與客戶、船舶代理、口岸部門、引航等單位溝通協調,密切掌握船舶動態信息,科學謀劃煤炭船舶靠離泊計劃,根據客戶生產需求的緊急程度,采取針對性疏運措施,解決客戶燃“煤”之急。1-11月外貿煤炭裝卸量同比增長58.7%,1-11月鐵路公司到發量同比增長66.6%,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平穩有序提供堅實保障。

?商品汽車出口逆勢翻倍增長

受疫情持續影響我國完整的汽車工業產業鏈供給優勢進一步放大,中國自主品牌在海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整車出口勢頭愈發強勁。廣州港作為華南最大的整車進出口口岸,依托豐富的出口航線和優質的服務,在堅持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積極與船公司和主機廠溝通,今年新開外貿出口航線6條,為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廣汽傳祺、長安、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出口墨西哥、中東、東南亞、歐洲等方向提供更快捷經濟的物流路徑。廣州港前11個月累計完成外貿出口突破10萬臺,同比增長180.6%,創歷史新高。?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 通訊員張敏敏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