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粵港澳 攜手大灣區|廣州南沙率先啟動“三地聯營”跨境法律服務,護航港澳青年創業就業

2021-12-01 12:12:17    來源:21財經APP    

隨著2021年走向尾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即將進入頒布的第三年,也是實現近期規劃目標的沖刺之年。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深入粵港澳大灣區部分地市,走訪觀察這座“中國第一灣”的發展密鑰。

兩年過去,大灣區各地市不斷強化合作,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也邁入“深水區”。由于粵港澳三地分屬于不同法域和關稅區域,法律服務“跨境壁壘”為大灣區發展提速帶來挑戰。

作為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廣州南沙近年在跨境法律服務領域率先破局,積極推動法律服務集聚區建設。2020年1月,廣州市首家、全國第三家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在南沙成立。以聯營所為服務主體,南沙成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法律支援服務中心,為港澳青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南沙在三地法律服務合作方面的創舉,體現了南沙與港澳地區在服務貿易領域互融互通的強化,有利于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南沙區委政法委辦公室副主任黃務賢表示。

率先啟動“三地聯營”跨境法律服務

自2003年簽署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以來,內地與港澳之間的經貿和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民商事主體對于跨境法律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為落實CEPA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措施,2014年廣東省司法廳發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廣東省實行合伙聯營的試行辦法》(簡稱《試行辦法》),率先開展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伙聯營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內地與港澳各自律師人才優勢,發展涉外高端法律服務。

隨后,廣東省司法廳分別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對《試行辦法》進行了三次修訂,不斷擴大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區域。

跨境法律服務領域開放的深化,為聯營律師事務所發展帶來全新機遇。在這方面,南沙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2015年6月廣州市首家粵港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國匠麥家榮(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在南沙開業。2020年1月,廣州市首家、全國第三家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金橋司徒鄺(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簡稱“金橋司徒鄺所”)在南沙成立。

據悉,金橋司徒鄺所由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香港司徒維新律師行有限法律責任合伙、澳門鄺玉球律師事務所共同出資、共同管理運營。

“金橋司徒鄺所現有內地及香港、澳門律師26名,其中1名香港律師和5名澳門律師已通過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日后將持雙證上崗,為大灣區的內地業務和跨境業務打開跨地域多元發展的大門。”金橋司徒鄺(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主任黃志勇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

由于粵港澳三地分屬不同法律體系,以往三地民商事主體遇到跨境法律問題,通常需要分別聘請三地律師提供法律服務,這為三地深度合作帶來障礙。而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后,需要辦理跨境法律事務的客戶聘請聯營所一家律師事務所即可,便利三地客戶高效處理跨法域法律事務。

11月13日,在金橋司徒鄺所粵港澳跨境法律服務啟動儀式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務局局長劉德學表示,“三地聯營機制整合內地資源與香港、澳門的律師資源,是創新法律服務體制、機制的一個具體體現,推動了三地在國際貿易、跨境投資、互聯網金融等涉外高端法律服務方面的融合發展。”

根據2019年修訂的《試行辦法》,目前聯營律師事務所可以受理、承辦民商事訴訟、非訴訟法律事務以及行政訴訟法律事務,但不得受理、承辦涉及內地法律適用的刑事訴訟法律事務。

法律支援護航港澳青年創業就業

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廣州·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簡稱“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位于南沙蕉門河畔的創享灣,建筑面積近9000平方米,匯聚了包括金橋司徒鄺所在內的訴訟、仲裁、公證、司法鑒定、調解、律所等法律服務資源,目標打造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法律服務業示范區。

(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所在的南沙創享灣,陳小鐵/攝)

2020年8月,南沙區出臺《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法律服務集聚區發展扶持辦法》,這是廣州市首個針對法律服務業發展的專項扶持辦法,通過辦公用房補貼、經濟貢獻獎和專業人才補貼等措施,每年為進駐機構提供近千萬元補貼獎勵。

例如,在辦公用房補貼方面,以辦公用房場地租金為基準給予為期5年的補貼,第一年補貼比例為100%,第二年補貼比例為50%,第三年至第五年補貼比例為25%。每年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300萬元。

黃務賢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于2020年9月正式啟用,目前已進駐了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南沙區(南沙自貿區)人民法院涉外和商事審判中心、“一帶一路”域外法查明(廣州)中心等近30家法律服務機構,吸引各類法律專業人才近300人。

數據顯示,正式啟用一年來,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共受理民商事和涉外訴訟案件753件,案件標的額約7300萬元;受理商事仲裁案件427件,涉標的額約26億元;開展涉外商事案件調解153件,涉案標的額約7000萬元。“南沙國際仲裁中心曾經創下了24天成功調處標的額超24億元的商事糾紛奇跡,展現了商事仲裁的廣州速度。”黃務賢說。

值得注意的是,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到南沙區創新創業的港澳青年逐年增多。截至2021年6月底,南沙區內7個青年創業基地共吸引240個港澳青年創業項目團隊(企業)簽約入駐。

針對港澳青年在內地創新創業可能遇到的法律和規則瓶頸,2021年4月,南沙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法律支援服務中心(簡稱“服務中心”)在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掛牌成立,在7個青年創業基地建立巡回法律服務支援服務站。

據悉,服務中心由內地、香港和澳門三地律師共同組成服務團隊。其中,香港、澳門律師團由金橋司徒鄺所牽頭成立,內地律師團由廣州市律師協會南沙律師工作委員會牽頭成立。服務中心線上平臺服務內容涵蓋政策解答、代書、法律援助、法律宣傳、調解、心理輔導等6大類,為穗港澳青年及青創企業提供從招商洽談、落地投產到生產經營的全流程法律服務。

“截至11月30日,服務中心共開展20場包括走訪調研、講座、線下咨詢在內的現場服務,線下接待300余人次,線上接待500余人次。”黃志勇表示。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常樂昕 廣州報道)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