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山深處的孩子感受到廣州溫度

2021-11-28 10:40:52    來源:大洋網(wǎng)    

大洋網(wǎng)訊 日前,黔南三都首期“澡堂計劃”項目竣工儀式舉行,粵黔協(xié)作工作隊廣州工作組組織廣州愛心企業(yè)(人士)共捐贈79.4萬元,在三都縣的打魚民族學校、都江民族小學、羊福民族學校、高硐小學和大河中學5所學校建起了熱水澡堂,惠及住校生2917人,切實為寄宿留守兒童解決了洗澡難問題,讓遠在千里之外的黔南孩子們,感受到了“廣州溫度”。

三都縣打魚民族學校工作人員檢查為學生澡堂配備的空氣能熱水器。(通訊員援黔宣 供圖)

讓每個寄宿學生都能洗上熱水澡

終于有熱水洗澡啦!閥門打開后,“唰”的一聲,都江民族小學的澡堂噴頭里涌出了溫暖的熱水,孩子們歡呼雀躍。都江民族小學位于三都縣東片區(qū)的都江鎮(zhèn),距離三都縣城有35公里,學校周邊山巒此起彼伏,河谷縱橫,有“地無三尺平”之稱。受地理條件限制,許多孩子從小學一年級便開始寄宿,今年入讀一年級的小韋同學便是其中的一位。

“小韋的父母外出打工,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從學校回家,乘車都需要一個多小時,十分不便。”王恩霞是小韋的語文科任老師,據(jù)她介紹,此前由于學校生活設備相對簡陋,沒有修建熱水管道,尤其是在冬天,住宿學生手腳生瘡,又癢又痛,學校只能買來膏藥為孩子們緩解疼痛。作為老師的王恩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今年4月底,粵黔協(xié)作工作隊廣州工作組和黃埔三都工作小組深入三都都江民族小學等大山深處的學校實地開展走訪調(diào)研。在調(diào)研過程中,工作組發(fā)現(xiàn),近年來,三都教育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但許多寄宿制學校卻缺乏熱水澡堂,在學校“洗上一個舒服的熱水澡”成了孩子們的奢望。

看到孩子們熱切的眼神,聽到孩子們提出希望建設澡堂的心聲,粵黔協(xié)作工作隊廣州工作組會同三都縣教育局全面核查,主動作為,一場關(guān)乎學生健康成長的“澡堂計劃”在三都拉開序幕。

“澡堂計劃”見證廣州社會幫扶磅礴偉力

錢從哪里來?澡堂怎么改造?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為加快改善學生洗浴環(huán)境,廣州工作組積極發(fā)動廣州社會力量參與支持三都“澡堂計劃”改造。

一方面,工作組對全縣中小學校澡堂配置情況進行全面細致摸查。經(jīng)統(tǒng)計,2021年,三都全縣的學校中,僅有1所學校建有同時容納3人以上且有穩(wěn)定熱水供應的學生澡堂。

另一方面,廣州工作組迅速對接廣州愛心企業(yè)和個人,尋求“澡堂計劃”資金支持。廣東省封開縣殷勤石料公司、廣州市天河區(qū)海銘工業(yè)區(qū)積極響應,將10萬元現(xiàn)金點對點捐贈給了都江民族小學;奧飛數(shù)據(j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打魚民族學校捐贈15萬元。廣州華醫(yī)小鎮(zhèn)、廣州市中創(chuàng)殷勤產(chǎn)業(y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基金也紛紛伸出援手。廣州力量不斷匯聚,澡堂計劃見證了社會幫扶的磅礴偉力。

資金齊備了,澡堂也如火如荼地建設起來。8月10日三都縣5所項目學校獲立項批復;8月中旬,中標公司進駐項目學校開工建設;11月2日,5所學校“澡堂計劃”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前后僅僅相隔不到3個月的時間,終于趕在寒冬到來之際,讓孩子們享用到了溫暖的熱水澡堂。

據(jù)了解,第二期“澡堂計劃”項目將在三都縣中和中學等10所中小學寄宿制學校繼續(xù)推行,預算資金約150萬元,所需資金均來自廣州社會幫扶,計劃建設工期90天,將惠及10所學校的3615名住校生。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文卓

關(guān)鍵詞: 學校 澡堂 廣州 三都 學生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quán)所有 重播新聞網(wǎng)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