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廣州擁有世界一流的港口、豐富的海洋科教資源和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陸海要素兼備,文化底蘊深厚,在海洋強國戰略實施方面一直發揮著主力軍作用。11月26日,《廣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開始公示,其中提出,新時期,廣州被賦予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世界海洋創新發展之都的使命。到2035年,基本建成陸海高度融合、海洋經濟發達、科技創新活躍、生態環境優美、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示意圖
江海聯動:構建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帶——
以珠江水系為脈,由沿江走向濱海,串聯重大海洋科研平臺、產業平臺和科技金融平臺,打造“產學研資”一體化江海聯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帶。
雙核引領:形成海洋科技創新和高端服務高地——
打造以南沙科學城和龍穴島為核心的海洋科技創新核,圍繞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深遠海開發、天然氣水合物、特種海洋工程設備等關鍵領域理論和技術研究,形成全球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
整合提升海洋公共服務能力,形成以珠江前后航道沿岸地區為中心的海洋高端服務核,提供面向南海的海洋綜合管理服務和面向全球的海洋公共服務。
集群發展:打造特色海洋產業集群——
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集群、海洋交通運輸產業集群、海洋生物產業集群和海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的海洋主題產業園區。
規劃同時提出,融合發展海洋文化旅游產業,挖掘海洋文化資源,推動珠江-濱海游、海洋文化科普游、濱海休閑度假游、郵輪游等融合發展,推出一批海洋特色主題旅游線路和產品。規劃獅子洋-珠江水上文化遺產游徑,以及南沙-虎門“金鎖銅關”文化遺產游徑等。
海洋文化旅游發展示意圖
實施海洋生態修復工程 分類保護利用海岸線資源
提升海洋治理能力方面,規劃提出,集約高效利用海洋資源,強化陸海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海洋生態修復工程。統籌陸海功能,制定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實施辦法,分類保護利用海岸線資源,促進海岸線集約高效利用。強化有居民海島功能管控,科學保護利用無居民海島。
實施陸海統籌,推動陸源污染源頭治理。加強入海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嚴格規范入海排污口管理,強化港口碼頭及船舶污染物控制。開展重點河口、岸線岸灘、海島等綜合整治修復,構筑人海和諧的藍色生態屏障。推進南沙區省級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示范區建設。
此外,建設海洋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海洋綜合防災能力。聚焦基礎服務、基礎設施、基礎數據,推動各級各類海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系統提升公共服務效能。支持建設海洋綜合管理公務船碼頭和海洋綜合服務保障基地。完善海洋災害觀測網絡,加大沿海人口密集區、濱海重大工程所在區域、海洋災害易發區和海上其他重要區域等觀測密度,新建岸基海洋觀測站,提高濱海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安全保障能力。
知多滴:
“十三五”時期廣州海洋經濟發展成就
1. 海洋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2019年廣州市海洋經濟生產總值3138.75億元,穩居全國第三,全省第一,占全市GDP的13.28%。
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由2015年的全球第2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3位
2. 匯聚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
集聚華南地區大部分涉海機構、龍頭企業和科技人才。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廣州工業智能研究院、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廣州先進技術研究所及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等涉海創新平臺落戶廣州。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極端海洋科考等海洋大科學裝置集聚南沙科學城。匯聚南海島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創新成果。
3、海洋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海洋交通運輸業:2020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3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351萬TEU,分別排名全球第四和第五,完成滾裝商品汽車吞吐量150萬輛,位居國內港口第一位。廣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項目入選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業:廣州是全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集聚大型船舶企業40多家,以龍穴造船基地為核心,形成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郵輪及船舶相關產業集聚區。大型船舶企業入選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名單,具有較強的首臺首套能力。
濱海旅游業:出臺《關于加快廣州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產業扶持政策,培育完善郵輪產業鏈。南沙出入境郵輪自2016年起連續保持在國內郵輪產業“第一梯隊”。濱海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發展迅速。
加快培育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子信息、天然氣水合物、海洋金融、海洋公共服務等海洋新興產業,為海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公眾意見收集途徑:
1、電子郵箱:gzhyjj2021_2025@gz.gov.cn
2、郵寄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吉祥路80號,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總體規劃處(收),郵政編碼:510030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