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日前,《黃埔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布實施。《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黃埔區農業農村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格局、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黃埔區力爭在都市智慧農業建設、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到2025年,該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2.0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150萬人次,保持行政村100%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以上標準、區級以上文明村占比100%,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保持100%經聯社年收入不低于10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1.60:1。
《規劃》提出,結合黃埔農業資源稟賦特點及分布現況,以及農業農村政策導向與發展方向,因地制宜,挖掘內涵,統籌融合,從空間上將黃埔區都市智慧農業劃分為“一核兩園多點”的區域布局,并將黃埔區南、中、北三大區域分別規劃為農業高新科技集成展示區、電商+生物農業發展區、特色休閑旅游與城鄉融合發展區。
“一核”,即隆平院士港:位于黃埔區長洲島,建設院士研發中心、農業龍頭總部基地、農業科技產業孵化基地、大灣區農業資源交易所、國際科技交流中心、院士專家服務中心、隆平院士港博物館,并結合院士港南面農地,打造粵港澳青少年實踐基地。聯合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華南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共建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引進高端農業科技資源,加大新品種研發,打造農業科技研發高地。
“兩園”即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產業園)、黃埔現代都市有機農業產業園。
其中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位于黃埔區長洲島、大吉沙島、深井片區,項目以國際慢島建設為基礎,串起大吉沙島、白兔沙島、長洲島相鄰江心島,引入袁隆平、羅錫文等院士團隊,聯合共建隆平院士港及新型研發機構,打造華南地區高產水稻種植示范基地,將江心島成功升級為“都市錦田”。同時,園區深入挖掘嶺南水鄉獨特的涼棚、古樹、祠堂等傳統文化元素,串聯長洲島豐富的歷史文物古跡,打造田園旅游休閑勝地。
黃埔現代都市有機農業產業園則以位于黃埔區新龍鎮洋田村的漢華有機蔬菜基地為基礎,引進種業、現代農機、水產、有機肥產業,導入農業發展基金,助推現代都市農業發展。
“多點”主要包括10個重點項目:大吉沙隆平稻香園、長洲島都市農業公園、龍頭山農業體驗公園、中國航天現代農業創新中心、“黃埔紅”(嶺頭)紅茶創意園、賢江古荔枝公園、麥村生態農業公園、廣州帝頂荔枝公園、逕下納米農業公園、九佛花海農業公園。盤活黃埔特色旅游(古)村落、田園綜合體、生態休閑農莊、田園民宿等現有資源,打造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創建一批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點),滿足居民休閑旅游、教育科普和生態康養等多元化需要。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瑞琪 通訊員 鐘飛興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瑞琪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