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部等8部門下發的一紙公文,受關注度很高的寧波鎮海蛟川書院和興寧中學這兩所民辦學校走向定調:保留民辦性質。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明確了“公參民”學校將成為歷史。
“目前,兩個學校的整改工作已初步達成方案。”寧波教育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虞哲明表示:興寧中學、蛟川中學分別于今年7月、8月份召開了董事會,會議按照《通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有關要求達成了國有股東退出公司、兩所學校都將轉為“純民辦”學校的一致意見。寧波教育實業集團正是這兩所學校的投資方之一。
蛟川書院和寧波市興寧中學無疑符合政策要求,可繼續舉辦民辦學校。虞哲明稱,按常規理解,應由寧波教育實業集團(原這兩所學校的投資方之一)受讓其他國有、社會組織股份,接手這兩所學校的。
據悉,寧波教育實業集團是原教育局直屬全資的企業,2000年成立。2013年3月,集團公司公開掛牌,轉制成為股份制企業。該公司投資興辦的寧波鎮海蛟川書院(寧波教育實業集團占股14.88%)和寧波市興寧中學(寧波教育實業集團占股30%)在寧波市初中升學率排名中分列第一位和第五位。目前,這兩所學校在浙江省內乃至全國都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已成為浙江省民辦學校的“標桿”。
轉為“純民辦”學校后,蛟川書院和興寧中學今后的辦學思路會有哪些變化呢?
“之前我們辦學二十年的成功經驗不能丟,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做些積極探索,蛟川書院和興寧中學今后將實施小班化、數字化、國際化。”虞哲明表示,小班化教學雖然增加了學校的成本,但這種方式增加了互動,有利于關注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國際化將立足學校自身實際,在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以國際的視野來更好地審視當前的教育。虞哲明說,他的理想教育理念是:立足核心素養、培養獨立思考、堅持“適合”教育。
“核心素養”將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要注重學與思的充分結合。
其實,適合教育并不陌生,從春秋時期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王陽明的“隨才成就”,都有“適合”教育的精神。這一教育針對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身心發展等特點,符合學生個性化成長規律。
某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教師承擔了教育工作以外很多額外的任務,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多、頻率高,各類調研、統計、信息采集等活動交叉重復、布置隨意。還有些地方行政主管部門把本該屬于自己的任務經常向學校和教師攤派,已嚴重影響了教師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給教師減負,把時間和精力還給老師顯得尤為必要。”虞哲明說。
作為一名幾次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親歷者,虞哲明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我們的教育還需進一步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進一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虞哲明說,現在的教育模式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的問題。要關注學生心理問題,開啟減負教育新征程,回歸本真教育新取向,建立“適合”教育新生態。言談之間,這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溢于言表。(建峰 薛智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