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勠力同心、共克時艱之際,總有一些不法分子采用支援防控疫情、兜售防疫用品等方式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擾亂公共秩序,讓人防不勝防。為幫助大家識破騙子的套路,本期《財經周刊》整理出一些有關疫情金融詐騙的新花樣,幫助大家避雷,以免上當受騙。
◎騙術一:只要轉賬即可快速出核酸結果
案例:最近,不少讀者反映,一些聊天群里總有人發出“快速出核酸檢測結果”“加急最快半個小時”“家里也能做核酸檢測”的信息。信息發布者聲稱,只要額外付費,足不出戶便能得到核酸檢測結果。
實際上,核酸檢測結果一定要在經衛健部門認證具備資質的醫院、專業醫療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如果輕信網絡不實信息和所謂“私人渠道”,不僅可能影響自身正常出行,更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非法斂財的騙局。
◎騙術二:致電謊稱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調員
案例:“您好,我是本次疫情防控轄區的流調員,你的健康碼和檢測報告上有異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不過還在潛伏期,情況不算太嚴重。”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態勢,不少居民會感到緊張,一些謊稱為某防控中心主任的不法分子,在電話里透露現在有一款特效藥,只需幾千元購買三個療程,每天堅持服用就會恢復健康。
據相關報道,目前對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治療暫未出現特效藥,因此一旦接到類似電話務必提高警惕,避免受騙。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確實有“新冠肺炎疫情”流調員會對確診病例的接觸人員開展流調工作。但是流調人員表明身份后,不會詢問財產、說有特效藥等與疾病傳播不相關的問題,需要核實內容只包含:個人基本信息、健康狀況、近期行程以及其他對疾病防控有用的信息。
◎騙術三:冒充權威機構發短信騙取個人財務信息
案例:3月26日,南昌市民曾女士收到一條來自某上市保險公司發送的短信:“您的新冠肺炎疫情保險金已經到賬,詳情請點擊(內附網址)即可查看領取。”出于好奇,曾女士點擊了網址鏈接,隨后一系列輸入個人信息以及銀行賬號等提示讓她產生警覺,最后沒有完成所謂的“領取”。
實際上,這是一種將詐騙短信包裝成防疫提示的騙局,之前有預約疫苗接種的內容,現在又出現“3小時出核酸檢測結果”“意外保障到達”等借口。不管如何包裝,其本質就是發送含有“釣魚網站”鏈接的短信,誘導群眾點擊鏈接。此類群發短信詐騙,除了想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也是針對受害人的“海選”。
騙子布下的騙局,看似言之鑿鑿,實則來路不明、套路滿滿,都是利用大家緊張、自我擔憂的心理,想鉆“防疫”的空子。當你遭遇金融消費不公以及詐騙時,可撥打手機17780050143或座機0791-86849687,《財經周刊》記者幫你維權!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