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被拖欠7個月的勞務工資,沒想到你們幾天就幫我要回來了。”幾天前,林某滿懷感激之情,將一面印有“廉潔奉公真誠為民,耐心調解溫暖人心”的錦旗送到雨湖區法院鶴嶺法庭相關工作人員手中。
2022年6月至8月,林某接受宋某邀請到長沙市岳麓區一工地從事開槽工作,雙方約定完工后即結算全部勞務工資1.27萬元。然而工程完工后,宋某僅通過微信轉賬形式向林某支付了7000元。
經林某多次討要,宋某于同年12月向其出具了一張勞務費欠條,剩余的5700元勞務工資仍一直拖欠。無奈之下,林某向法院提起訴訟。
雨湖區法院鶴嶺法庭收到起訴材料后,迅速開啟“綠色通道”,委派法庭特約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調解員幾經周折終于與宋某取得聯系,經過不斷溝通,多番釋法說理,宋某終于同意到法庭與林某當面協商,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宋某當場向林某支付了勞務工資3000元,并約定余下的2700元15日內付清。
法官提醒,在外務工時,簽訂勞務合同可以有效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如因從事短期體力工作而無法簽訂勞務合同時,可要求雇主出具欠條,載明當事人基本信息、欠付工資金額和付款時間等,并留存雇主身份信息等證據,做好維權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