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牽手”的力量
——從司馬學校看湘潭生態環保意識的發展與變化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艷霞
“矛戈!矛戈!”11月10日上午,雨湖區鶴嶺鎮龍安村司馬學校的學生們得知湘潭生態環保協會副理事長毛建偉一行前來開展“節水”宣講,熱情地將他們圍住,熟絡地呼喊他的網名。連續8年來,該協會與司馬學校“手牽手”,每個學期至少聯合舉辦一兩場環保活動,持續的環保意識宣傳引導,讓這所學校乃至村莊變得格外干凈整潔,一片欣欣向榮。
當天,毛建偉、張一彬、肖燦等環保志愿者,為落實一號總河長令,來到司馬學校開展“節水”宣講。張一彬來到教室,從“為什么要節水”講到“校園、家庭如何節水”,有關節水的知識通過手機直播呈現在全校200多名孩子眼前,宣講與互動相結合,孩子們熱情高漲,不知不覺中,這些節水小妙招已在孩子中入腦入心。
“夏秋連旱、極端干旱,我們更要從自身做起,讓節水、用水、護水、愛水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為。”司馬學校總務主任沈攀峰說,學校距離鶴嶺水廠遠、地勢高,自來水難以穩定保供,目前學校前面三口深井已枯竭,學校和鶴嶺鎮政府采取了多種舉措保障師生用水。他認為,環保志愿者“節水”宣講進校園正是時候,學校也將持續教育,并要求學生及時關水龍頭、老師盡量手洗衣服,落實“節水”理念。五年級學生池景如圍過來說,他們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切實踐行節水、愛水,如淘米水用來澆花,洗手的水用來拖地板……
毛建偉介紹,早從2014年起,湘潭生態環保協會文藝宣傳組每年利用“六五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節日,深入校園,送環保掛歷,組織環保征文,開展愛鳥護鳥、森林防火、節水等講座,帶去環保公益動畫片,表演環保自創快板、“三句半”等節目,宣講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等。通過8年“手牽手”,毛建偉明顯感覺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大為提升,校園環境、周邊村莊環境更干凈、整潔、優美了。近年來,學校還排練了詩歌朗誦《給未來一片綠色》、情景劇《垃圾分類我先行》等多個節目,走出鄉村,走向城市,多次到雨湖區、湘潭市公開演出;手抄報評比也在雨湖區斬獲多個一二等獎。
“從輸入到輸出,從農村到城市,這是長期牽手、潛移默化的力量。”司馬學校校長黃宇介紹,學校有體育、藝術等一批年輕的優秀教師,協會有專業的環保志愿者、文藝宣傳隊伍,大家相互作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環保理念早已根植孩子們心中,他們已從“要我環保”轉變為“我要環保”,并進一步影響家人參與村莊建設,助力周邊村莊成功創建“美麗鄉村”。“意識決定行動,每一次環保活動都在潛移默化地起作用,我相信這些孩子們以及他們的下一輩,將會更加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
毛建偉說,這種“牽手”的力量,折射出了湘潭生態環保理念之變、時代之變。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