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晚造糧食播種面積20.58萬畝,冬種糧食面積預計增長5%以上

2022-11-15 08:28:17    來源:大洋網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廣州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力打好糧食擴面增產主動仗,努力讓廣州“飯碗”盡量多裝“廣州糧”。

眼下正值廣州晚稻收割季節。廣州全面落實支持晚造糧食生產“12條措施”,實現全市晚造糧食播種面積20.58萬畝,其中晚稻播種面積17.56萬畝。目前晚稻陸續成熟收割,“廣州糧”豐收在望。與此同時,廣州正全力抓好冬種工作,預計今年全市冬種糧食面積同比增長5%以上、冬種蔬菜63萬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撂荒耕地優先種植糧食作物

據介紹,廣州搶抓關鍵窗口期,積極謀劃、推進晚造糧食特別是晚稻生產,根據省下達的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目標,將晚造糧食面積20.58萬畝(其中晚稻17.56萬畝)的目標任務,分解下達至各涉農區,加強指導督促工作,推動糧食面積只增不減,努力實現單產穩中有增。

廣州在落實好中央、省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的同時,落實市級種糧補貼和區級相應配套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種糧增支影響,切實提高農企、農戶種糧積極性。

此外,廣州還督實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充分挖掘撂荒耕地用于種植糧食的潛力。目前,已全部完成省下達廣州連片15畝以上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任務7904畝(其中復種晚造糧食1385畝)。

晚稻機收率預計達99.1%

廣州積極引導廣大農企、農戶選用象牙香占、美香占2號、增科新選絲苗等優良品種,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在從化區鰲頭鎮中塘村香米基地開展2個水稻千畝方高產技術試驗示范,輻射帶動農業經營主體采用良種良法提高水稻產量。

機械化種植方面,廣州繼續對機械化插秧、精量穴直播、無人機直播分別每畝補貼80、50、20元。廣州的晚稻機收率預計達99.1%,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86%。今年以來,全市已開展農機技術培訓27場,培訓農機技術人員1762人次。

技術上,廣州指導各區農企、農戶加強田間管理,通過“一噴二防”統防統治等有效措施,蟲口奪糧保豐收。同時,全面掌握晚稻成熟期,密切關注收獲時節天氣狀況,下發晚稻應對寒露風的技術措施,引導農企、農戶及時育秧、插秧,有效規避寒露風等對晚稻生產的不利影響。另外,廣州還抓好農機具調配和跨區機收,有序推進晚稻機械化收割和冬種生產機械化工作,全市投入聯合收割機220臺,確保晚稻顆粒歸倉。加快補齊糧食烘干能力短板,推進5個糧食產地烘干設施項目建設,預計項目完成后稻谷烘干能力可提高到61.87%。

不僅如此,廣州也注重優化糧食生產托管服務。全市近100個社會化服務組織投入晚造糧食農機化生產托管服務,以大型農機合作社為主導,聯動農機手組成行業聯盟,為市場和農戶輸出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服務方案,推行跨區作業、合同作業等農機作業服務。目前已實施晚稻生產服務面積14萬畝(次),服務小農戶約2萬戶。

有力有序推進冬種

記者了解到,為全力抓好秋收冬種工作,廣州精心組織謀劃,抓緊冬種時機促生產,保質保量完成年度糧食、蔬菜生產任務。

在謀劃冬種方面,廣州抓住當前謀劃冬季農業生產的窗口期,按同比2021年冬種糧食面積增加5%以上要求,已分解任務下達各涉農區。同時,按照“宜糧則糧,宜菜則菜,盡量多種糧”原則,大力發動各區農企、農戶積極開展冬種工作,鼓勵種植糧食(薯類、玉米)、優質耐寒的蔬菜、水果及其他綠肥作物(菜花兩用油菜花)。今年,全市計劃冬種蔬菜63萬畝,主要品種為遲菜心、小白菜、菜心、甘藍等葉菜類蔬菜。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穗農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