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看熱訊:“新勢力”為湘潭養老行業注入“新活力”

2022-07-06 08:47:21    來源:湘潭在線    

劉夢等人陪長者做康復訓練。(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容容 攝)

90后、00后養老護理員——

“新勢力”為養老行業注入“新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容容

“娭毑,今天醒得蠻早啦,我來幫你穿衣服!”6月29日清晨6點,25歲的劉夢開啟了一天的養老護理工作。她挨個來到老人房間,為他們翻身、穿衣服、洗漱……收拾干凈后,再把老人推到餐廳吃飯。小姑娘稚嫩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隨著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護理員這一職業開始進入人們視野,而年輕人一直是養老行業的“稀缺資源”。在雨湖區窯灣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有5名像劉夢一樣耐心細致的90后、00后養老護理員。年輕的他們,演繹了青春的另一種可能,用年輕的“新勢力”,為養老行業注入“新活力”。

95后女孩與“老小孩”的相遇

1997年出生的劉夢,在很多長輩眼中還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孩子,卻已經從事養老服務工作5年。

劉夢自小由奶奶帶大,對老人有特殊的感情。因為偶然的機會,劉夢結識了銀海家政負責人王朝暉,于2017年進入與街道、社區合作運營的銀海倆寶貝醫養中心,自此涉足養老行業。

懷著對這一行業的熱愛,在公司的支持和鼓勵下,劉夢多次前往北京、南京、武漢、福州等地,學習介護理念、音樂照顧課程、SET紅繩訓練等專業養老照護知識,并于2019年進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攻讀為期3年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幾年來,她滿腔熱情學習提升,堅持將最新最科學的照護知識運用到每一位服務的長者身上。

性格孤僻的胡爺爺被某養老院勸退,轉到銀海倆寶貝后,也經常因為習慣不好遭其他老人排斥。劉夢與家屬溝通后分析,這是胡爺爺長期過著孤獨生活、需要被關愛重視的表現。她運用認知癥照護理念,嘗試和胡爺爺做朋友,鼓勵他參與勞動,找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幾個月下來,胡爺爺不再“叛逆”,主動融入集體。

剛開始,很多家屬質疑劉夢:“這么年輕,能照顧好老人嗎?又臟又累的活能干多久?”劉夢以專業精神和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除了清潔口腔、洗頭洗澡、修剪指甲、協助進食等常規操作外,她還負責唐興寺、龍子巷、菊花塘等多個社區養老點全年60多場大型活動的策劃、1000余場日常活動的組織,不斷根據長者的身體情況和興趣愛好,開發設計康樂游戲,并時常邀請家屬參與互動、共享圖片視頻。

漸漸地,老人們都把劉夢當“小棉襖”“開心果”,家屬們也打心底里認可這位開朗活潑的小姑娘。

年輕團隊承擔起護老重任

在窯灣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劉夢一樣,陳元、陳杰、楊理程、盧雨果等4人都是年輕的90后、00后。他們都因“熱愛”選擇養老行業,為老人服務,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

其中,90后陳元,從2015年踏入養老行業,從一名養老“小白”成長為高級養老護理員,獲得“湘潭市十佳護理員”“湖南省職業技能大賽優秀選手”榮譽,跨出的每一步都付出了汗水。

從法國留學回來的90后盧雨果,在上海從事外貿行業4年后回潭。雖然他才加入團隊1個多月,但已經完全適應工作,并堅信自己會在養老路上愉快地走下去。

23歲的楊理程、21歲的陳杰,從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便義無反顧扎進養老行業,每天吃住都在養老服務中心,24小時與近百位老人為伴,白天協助處理院里的大小事務,晚上扮演“值班院長”,應對臨時情況。

養老院里近百名老人的平均年齡超過85歲,年紀最大的103歲,失智、失能、半失能長者占半數。78歲的黃奶奶入住養老服務中心時,處于腦梗死恢復期,肢體功能欠缺,眼睛難以睜開,無法表達想法,只能臥床、進流食。康復師根據黃奶奶的身體情況制定嚴密的康復訓練計劃,陳元等人悉心照顧,堅持抱扶老人來回做康復鍛煉。1個月后,黃奶奶可正常睜眼、咀嚼進食并穩坐床邊,漸漸地喜歡觀察周邊事物、沖人微笑示好,3個月后能緩慢獨立行走,家屬深感欣慰。

雖然身邊總有人不理解年輕人為什么選擇做養老,但這幾名90后、00后已經從越來越得心應手的照護中,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責任與擔當。

劉夢說:“作為養老護理員,我們能為長者帶去健康和快樂,這就是我們的價值。現在國家、各級政府都越來越重視養老,這個行業不斷迎來新曙光。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融入養老這個大家庭,用我們燃燒的青春,為老人送去最溫暖的服務!”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