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底到4月初一直吃著高價菜的武漢市民最近可能會發現,市場上的蔬菜,不僅品種在變多,價錢也開始明顯回落,“一元菜”又出現了。
極目新聞記者走訪了解到,隨著由冬、春、夏三季之間的換擋結束,“春淡”時節里的蔬菜量少局面得到明顯緩解,本地菜的出產量和種類大幅增加,同時全國南方和北方的貨源也齊聚武漢。這讓武漢市民買菜可以省點錢了。
三元菜變少
一元菜歸來
“前些時還要3元錢一斤的青菜,現在每斤不到2元錢了。”昨日上午,漢口姑嫂樹一家農貿市場里,市民鄭女士提著一籃子蔬菜說,最近一個星期以來,買菜錢比前兩個月明顯少了一些。
在這家市場里,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時還賣到每斤4元以上的上海青、油麥菜、生菜、菜心等葉類菜,價格均已降至每斤2.8元。而像毛白菜、大白菜秧、苕尖、黃白菜等品種,則從本月初的每斤3.5元以上,降至每斤2元到3元之間。
同時,在漢口臺北路的一家生鮮超市里,毛白菜、黃白菜、大白菜等葉類菜已經降至每斤2元以下,多在1.58元至1.98元之間。市場里還有白蘿卜、平包菜、萵苣等大路菜,價格是“1”字開頭,市民們可挑選的“一元菜”變多了。
商販李師傅介紹,大概從4月20日以后,多個品種的蔬菜價格都出現了下降,尤其以本地的葉類菜為主:“我們到批發市場進貨都輕松了,可以慢慢挑,價錢不高。”
本地快生菜出產
省內外貨源充足
來自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從4月中旬開始,進場的省內外蔬菜數量明顯增加。其中,四月的第三周里,蔬菜整體進場量比上一周大幅增加13.37%,貨源量增多后蔬菜價格開啟了下跌模式。
“前段時間的蔬菜產區天氣持續好轉,本地春末夏初應季蔬菜逐漸上市,對市場形成了比較明顯的沖擊。”白沙洲大市場相關人士分析,近一周以來,本地的西紅柿、茄子、黃瓜、瓠子等多種蔬菜的出產量和進場量都明顯增加,“晴好的天氣非常有利于蔬菜的生長,供應量充足自然會拉低市場價格。”
該人士還介紹,近一周,來自省外的蔬菜貨源也在逐漸增加,多種菜的產地收購價格正在下滑,這使得武漢蔬菜市場整體行情呈穩中有跌的趨勢。
高溫到來前
都能吃到實惠菜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介紹,按照規律,四月是本地大部分蔬菜品種的換擋期。此前“春淡”時節,主要依靠外省蔬菜,貨源較少。現在已經進入了“陳貨”退場、“新貨”上市、供應量較為充沛的階段。
白沙洲大市場相關人士也根據歷年的蔬菜經營規律分析,目前的夏令蔬菜已逐步大量進場,還有部分品種的本地菜,如咸寧嘉魚的包菜、武漢東西湖的西紅柿等時令菜,會在4月底至5月初集中上市,只要天氣保持晴好,后期本地菜的入市量還會繼續增大。
蔬菜專家彭火炬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本地菜的集中出產期就是春末夏初的兩季之交,采摘季會從4月持續到5月中旬。這也意味著,在夏季極端高溫到來之前,只要蔬菜產地的氣候適宜,很多菜品還有比較長的生產季,集中供應量也會比較高,尤其是快生菜的成熟期相較此前的時令蔬菜會變得更短,只要不出現極端天氣,夏季高溫到來前,武漢市民應該都能享受實惠菜。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