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方便面巨頭遭遇滑鐵盧 統一最低跌超6%

2020-03-31 09:53:45    來源:全景財經    

近期,兩大方便面巨頭雙雙遭遇滑鐵盧。

3月26日,剛剛公布業績的統一企業中國(0220.HK)遭遇大跌,盤中最低跌超6%,午后有所反彈,截至收盤報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最新總市值305.81億港元。

早前公布去年利潤增速高于預期的康師傅控股(0322.HK)同樣遭遇資金拋售,3月25日-26日累計大跌逾9%,收報12.3港元/股,兩日蒸發68.61億港元市值。

此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方便面熱銷現象受到各界關注。

業績不如預期,統一方便面賣不動了?

財報顯示,統一企業2019年收益220.20億元,同比增1.1%,略低于市場預期;實現凈利潤13.66億元,同比增長32.7%。

統一企業的主要兩大營收來源分別為食品業務和飲品業務。

食品業務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方便面業務2019年實現85億元收益,同比微增0.9%,在集團總收益中占比38.6%。目前,統一企業的方便面產品包括“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藤椒牛肉面”、“湯達人”等。

統一企業方面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歸功于中高價產品“湯達人”,該品牌收益較去年同期達雙位數增長。

但實際上,統一方便面業務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2018年統一企業方便面業務收益增速為5.7%,較2019年高出4.8個百分點。

對于統一企業而言,其飲品業務仍是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該項業務貢獻了127億元的收益,同比增長0.9%,在集團總收益中占比57.8%。其中,統一阿薩姆奶茶連續三年雙位數成長,再度同比增長13.1%。

而對于疫情對2020年一季度業績的影響,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不便披露。但在2019年年報中,尚未披露新冠肺炎對業務的相關影響。

競爭對手:康師傅賣了253億元

康師傅控股(0322.HK)

提及統一,不得不提其競爭對手之一的。

3月23日,康師傅控股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2019年,康師傅控股共實現營收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凈利潤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擬派發特別股息每股4.24美分及末期股息每股4.24美分。

作為外界最受關注的業務之一的方便面,2019年為康師傅貢獻了25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5.79%,占公司總營收40.82%。其中,容器面營收最高,達123.21億元,高價袋面營收為101.98億元。

不過,2019年因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康師傅方便面毛利率同比下降1.22個百分點至29.01%。由于收益同比上升、其他收益及其他凈收入同比增加、其他經營費用同比減少等原因,整體方便面業務凈利潤同比上漲28.74%至2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前后,國內外賣行業迅速崛起,各大平臺搶占市場,加上對方便面“垃圾食品”的印象,方便面市場受到沖擊,自2014年起銷量連續下降。

據里斯《方便面行業分析與展望報告》分析,中國方便面市場在2019年將持續逐步回暖,而此前經歷了大滑坡之后的方便面市場于2016年到達谷底,市場銷售總量為385億份,之后逐步回升,2018年為400億份,恢復至2015年的水平。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面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4%。同期,康師傅方便面的銷量市場占有率為43.3%,銷售額市場占有率為46.6%,位于行業第一。

花旗維持“沽售”康師傅

與統一相似的是,康師傅的主要收入同樣來自食品和飲料兩大板塊。不過,2019年,康師傅的飲用水卻賣不動了。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中國飲料行業的銷量增速分別為9.5%、2.7%、3.9%,銷售額增速為10.2%、4.6%、5.1%,在2018年遇冷后稍有復蘇。

在此背景下,康師傅控股的即飲茶2019年銷售額為155.79億元,同比下滑0.7%,飲用水銷售額更是同比下滑28.99%至31.14億元。

康師傅控股在年報中預計,飲品事業2020上半年營收和出貨量將有短暫壓力,但下半年應高速反彈,方便面事業將有“好的成長”。

此份年報披露后,康師傅控股股價應聲大漲逾9%。但隨后機構意見出現分化,一方面,瑞銀認為該業績大致符合預期,上調康師傅目標價至14.85港元,并給出“買入”評級

另一方面,康師傅被花旗銀行維持“沽售”評級。

花旗銀行認為,康師傅控股去年核心盈利表現符合預期,市場對其即食面業務增長看法為正面,但相信市場低估其飲品業務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即食面向低均價產品發展對產品組合不利。管理層預期今年核心盈利僅低個位數增長,相信會令部分預期較高的市場人士失望。

對此,花旗表示,維持沽售評級,目標價自10.85港元上調至11.01港元。

3月25日-26日,康師傅控股股價接連大跌,今日盤中,康師傅大跌逾6%,截至收盤,報12.30港元,再度大跌4.65%,回吐此前漲幅,總市值691.73億港元。

“方便面指數”不一定靠譜

除了兩大方便面巨頭,疫情影響之下,部分消費企業的業績同樣收益。

3月初,“中國面業第一股”克明面業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563.58萬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40%-80%。

近期,電商平臺的數據也顯示了消費者對方便食品需求的提升。從鼠年除夕到初九,京東平臺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僅方便面一類就售出了1500萬包;淘寶上,方便食品類目自1月20日以來的銷量也增長了10倍以上。

但部分食品消費的增長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是否意味著“消費降級”?甚至進一步間接反映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呢?

國外研究機構有一種說法叫“泡面經濟”,甚至還發明了“方便面指數”,意思是方便面市場的回暖意味著“消費降級”,并進一步得出經濟不太樂觀的結論,大家只好多吃方便面。

類似方便面這樣的經濟形勢觀察物,其實還有不少,例如“口紅指數”“榨菜指數”,也是經濟研究中一度流行的“反周期”參考物。

不過,用方便面、口紅甚至榨菜的“反周期”,來研究分析經濟態勢和結構,雖然可以提供新鮮或者有趣的視角,卻讓人難以信服。

對于面近期食品需求的增長,3月25日,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則認為,“這是疫情帶來的暫時性的增長,但產業端還沒有太大的創新升級,加速迭代的過程。”

有分析指出,今天的方便面市場,已經不再是過去只為簡單解決肚皮的問題,也有了消費升級的趨勢,并出現了高端化、特色化的產品,像十幾元錢一盒的進口方便面,照樣銷售火熱,顯然已經不能用“消費降級”這個說法來解釋了。

而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來看,方便面市場并沒有作為“反周期”代表而銷量大增,也跟隨金融危機出現了下降。這意味著,“方便面指數”并不一定奏效。

撰文/制表:全小景

關鍵詞: 方便面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